這個武將熬死了秦始皇,熬死了劉邦,熬死自己兒子,最終熬成皇帝

2025-11-27     花峰婉     反饋
1/3
這個武將熬死了秦始皇,熬死了劉邦,熬死自己兒子,最終熬成皇帝

歷史從不缺名人,而其中有的人得以留名後世,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活得久。

他名不顯於秦漢正史,卻以百歲壽命、七十年執政,硬生生將自己從一個秦朝的小小副將,熬成了一國之君。

他活得太久,以至於親手埋葬了一個王朝、兩個帝王、還有自己的兒子。

這是一個被時間成就的皇帝,一個靠忍、靠熬、靠活著,贏過所有強者的男人。

他是怎樣一步步走上帝位?又如何在亂世中活成「千古壽帝」?

嶺南草莽

趙佗出生在戰國末年的河北正定,中原早已烽煙四起,各諸侯國之間你死我活,連年征戰。

男人不是戰死沙場,就是被官府拉走築城。

趙佗的父親就是在一次征戰中失蹤的,自那以後,趙佗便與母親相依為命。

從小,他就比其他孩子壯實不少,十幾歲時便已高大威猛,臂力驚人,能單手拉弓、持盾奔走如飛。

在那個時代,一個農家子弟若想出人頭地,只有一條路可走,從軍。

所以,秦王嬴政橫掃六國的戰火燒到了趙佗腳下的土地時,他毫不猶豫地投軍入伍。

趙佗憑藉他在地方上小有名氣的武藝,一入軍營便被提拔為一名千夫長。

戰場上,他能力出眾,沒多久,他便因連戰連捷,被選為護駕親兵,成為秦始皇身邊的貼身侍衛。

據說有一次,秦始皇南巡,夜宿一處山間驛站,突有山賊欲劫車駕,趙佗獨自持劍迎敵,斬首三人,其餘人四散奔逃。

從此,秦始皇對他大為賞識,賜其一柄御用護駕劍,親封為親兵統領。

那一年,趙佗十九歲,意氣風發。

彼時的中原,六王畢,四海一,可南方的嶺南之地,卻仍舊如蠻荒。

百越族群雜居其中,斷髮文身,披草為衣,語言不通,習俗各異。

公元前219年,秦始皇決意南征,派出主將屠睢、副將趙佗率五十萬大軍征討百越。

這場戰爭,是趙佗人生中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大兵團遠征。

五十萬人穿越五嶺,浩浩蕩蕩入嶺南,似要用鐵蹄碾平這片茫茫南荒。

可戰事的發展遠比趙佗預想的更艱難。

屠睢性格剛烈,一味暴力征服,不顧地勢艱險、越人頑強,強攻蠻打,竟引發越人強烈反抗。

三年血戰,秦軍始終無法越嶺,軍心渙散,戰損慘重,屠睢在一次夜襲中被越人殺死,五十萬大軍仿佛困在沼澤之中,無力自拔。

秦始皇聞訊震怒,他沒有再派更強的兵力,而是換了一個策略。

他啟用了任囂做主將,令其穩步推進,同時命趙佗繼續輔佐。

任囂上任後沒有急於進攻,而是修養生息,招撫安民,勸降為主。

趙佗也以保護百姓為名,主動接觸越人部落首領,贈予財物、建立友誼。

能夠歸順者,悉數封賞,拒絕者,也不過兩次交涉後再動兵。

兩人聯手,用三年時間徹底平定百越。

任囂被任命為南海郡尉,而趙佗則被派往龍川縣,擔任縣令。

龍川地處嶺南要衝,進可守,退可控,是未來整個嶺南的政治重心。

這不僅是一個職位,更是秦始皇對他的信任和重託。

但趙佗初到龍川,看到的不是戰功後的繁榮,而是一片殘破。

連年戰亂導致人口銳減,村莊稀疏,田地荒蕪,當地百姓語言不通,文化迥異,中原來的官吏根本無從治理。

趙佗沒有抱怨,他親自下地,挨家挨戶查看百姓生計,與部族酋長促膝長談。

他寫信給秦始皇,請求從中原遷徙百姓入嶺南,一方面充實勞動力,另一方面促進民族融合。

這個提議在朝中曾一度引發爭議,但最終在趙佗的堅持下得到了批准。

於是,一批又一批的中原百姓跋山涉水南下,在趙佗的安排下與越人通婚,開墾荒地。

城中百姓從最初的不信任到後來願稱其為「佗父」,一個來自北方的武將,在嶺南這片草莽之地紮下了根。

趁亂崛起

秦始皇駕崩那年,趙佗正值盛年。

他得知皇帝駕崩的消息時,就知道,這一次風變了方向。

而秦二世胡亥繼位的消息,更讓他眉頭緊蹙。

一個尚且稚嫩、優柔寡斷的少年,怎能鎮住四方?尤其是這嶺南的蠻荒地帶,雖歸秦制,實則遠在法度之外。

中原很快就亂了,陳勝吳廣起義之火,燒得快,也傳得快。

從豫東蔓延至關中,繼而南下波及楚地,昔日六國遺臣紛紛舉旗,項羽、劉邦等新貴相繼崛起,江山動盪,天下重燃狼煙。

而此時的嶺南,卻像一個孤島,被群山與瘴氣天然隔離。

趙佗在混亂中,也看見了千載難逢的機遇。

任囂是他的老上司,也是秦始皇欽點的南海郡尉。

趙佗一直敬重這位主帥,可老將年邁,多病纏身,眼見大勢已去。

有一次病重臥榻時,任囂將趙佗召入臥房,他拉著趙佗的手低聲說:「嶺南可為國。」

這一句話,是託孤,也是放權。

他將南海郡的未來,押在了趙佗這個北地武將身上。

趙佗沒有讓他失望,他謹守喪期,不動聲色,卻在暗中調兵遣將,換掉一批與中原朝廷關係密切的文官,逐步掌握了嶺南實權。

他深知兵不厭詐,於是打著「防盜防亂」的旗號,封鎖五嶺各個關隘,嚴禁人員進出。

這看似是防備亂兵南侵,實則是在悄悄斷絕嶺南與秦廷的最後聯繫。

他用的是一套精密且冷酷的策略。

先是清除隱患,逐一調查原秦官員的過往劣跡,凡有不法者,或貪污、或結黨、或徇私,皆以秦律論罪,公開處置。

其後,任用自己多年培養的親信接替要職,形成新的行政系統。

這一切,無不幹凈利落,到任囂死後不過數月,南海郡已完全成為趙佗的「私產」。

而趙佗並不滿足,只有掌控全嶺南,才能真正安穩這江山。

於是,在秦帝國徹底覆滅、劉邦初定三秦之際,他出兵進攻桂林郡和象郡,這兩個郡早在秦始皇時期就設立,但地勢險峻、政令難行,始終未能完全控制。

趙佗卻輕車熟路,他熟知那片山地的地形,也了解越人的習性。

他兵分三路,緩進急打,同時派使者撫慰民心,很快便平定兩郡,統一嶺南。
1/3
下一頁
呂純弘 • 19K次觀看
呂純弘 • 171K次觀看
呂純弘 • 5K次觀看
呂純弘 • 41K次觀看
呂純弘 • 4K次觀看
花峰婉 • 6K次觀看
呂純弘 • 3K次觀看
舒黛葉 • 4K次觀看
呂純弘 • 5K次觀看
呂純弘 • 28K次觀看
呂純弘 • 10K次觀看
呂純弘 • 5K次觀看
呂純弘 • 3K次觀看
呂純弘 • 5K次觀看
奚芝厚 • 5K次觀看
呂純弘 • 17K次觀看
舒黛葉 • 3K次觀看
喬峰傳 • 5K次觀看
舒黛葉 • 7K次觀看
呂純弘 • 38K次觀看
呂純弘 • 10K次觀看
呂純弘 • 3K次觀看
呂純弘 • 6K次觀看
呂純弘 • 10K次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