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本告訴我們:蔡倫發明了造紙術,卻不告訴我們蔡倫是什麼樣的人

2025-09-14     花峰婉     反饋
2/3
蔡倫瞅准了機會,決定在造紙上做文章。他當時已經升到尚方令,管著皇宮的手工製造作坊,接觸的都是頂尖工匠和技術。他早年對工藝的興趣派上了用場,帶著工匠們研究怎麼把紙做得更好。

其實,西漢就有了麻紙,但質量很差,粗糙得沒法好好寫字。蔡倫在總結前人經驗的基礎上,動了大心思。他發現樹皮、麻頭、舊布、魚網這些廢料都能用上,成本低,還容易弄到。

他組織工匠把這些材料切碎、浸泡、煮爛、搗成漿,再用竹簾撈成薄片,曬乾後就成了平整的紙張。

這種紙輕薄、耐用、好寫字,比竹簡和絲帛強太多了。公元105年,蔡倫把這套新工藝和成品紙獻給漢和帝,得到了大讚,朝廷下令全國推廣。

因為他封地在龍亭,這紙就被叫作「蔡侯紙」。這套工藝不光提升了紙的質量,還把造紙從零散的手藝變成了可大規模生產的行業,影響深遠。

課本里,蔡倫被捧成造紙術的發明者,但這說法其實有點爭議。考古發現,西漢的灞橋紙、金關紙已經有了紙的雛形,說明蔡倫不是從零開始發明紙,而是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把造紙技術推到了新高度。

他最大的貢獻是擴大了原料範圍,優化了工藝,讓紙從稀罕物變成了普通人也能用得起的東西。

課本沒提的是,蔡倫搞這套技術,很大程度上是為了討好鄧太后,鞏固自己的地位。他的發明不是單純為了科學進步,背後有很強的功利動機。
呂純弘 • 175K次觀看
呂純弘 • 11K次觀看
呂純弘 • 8K次觀看
呂純弘 • 65K次觀看
舒黛葉 • 4K次觀看
舒黛葉 • 15K次觀看
舒黛葉 • 7K次觀看
呂純弘 • 9K次觀看
花峰婉 • 8K次觀看
舒黛葉 • 20K次觀看
呂純弘 • 9K次觀看
呂純弘 • 18K次觀看
管輝若 • 8K次觀看
呂純弘 • 8K次觀看
呂純弘 • 13K次觀看
呂純弘 • 9K次觀看
呂純弘 • 6K次觀看
舒黛葉 • 40K次觀看
管輝若 • 7K次觀看
呂純弘 • 8K次觀看
呂純弘 • 14K次觀看
舒黛葉 • 6K次觀看
舒黛葉 • 12K次觀看
呂純弘 • 20K次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