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下場比商鞅慘多了,死法令人毛骨悚然,但臨終遺言卻感動後人

2025-09-14     花峰婉     反饋
1/3
李斯下場比商鞅慘多了,死法令人毛骨悚然,但臨終遺言卻感動後人

《——【·前言·】——》

秦朝兩位政治巨星的命運,竟然如此相似又如此不同。

商鞅被車裂,已經夠慘的了,可李斯的結局更加讓人不寒而慄。

一個是變法家,一個是丞相,都為秦國的強大立下汗馬功勞,卻都沒能善終。

李斯這個從小縣城走出來的讀書人,憑著自己的聰明才智爬到了權力的頂峰,最後卻落得個腰斬的下場,連九族都被誅殺。

更讓人唏噓的是,這位曾經威風八面的宰相,在臨死前說出的那句話,居然讓無數後人為之動容。

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從小郎官到權傾天下,李斯的逆襲之路有多精彩

李斯這個人,說起來也是個勵志典型。

年輕時候跟著大儒荀子學習,學的是帝王之術。

那個年代,想要出人頭地,除了世代為官的貴族子弟,普通人家的孩子只能靠讀書這條路。

李斯很聰明,也很有野心,看準了秦國正在崛起的勢頭,果斷投奔過去。

剛到秦國的時候,李斯只是個小郎官,說白了就是個跑腿的。

秦國雖然強大,但對外來人才還是比較謹慎的。

李斯憑著自己的才華和政治嗅覺,一步一步往上爬。

他的升遷路線很清晰:先是在宮中做事,展現自己的能力,接著被提拔為客卿,最後成為秦始皇的左右手。

李斯真正的才華體現在他對政治局勢的把握上。

秦始皇統一六國後,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如何管理這麼大的疆域。

李斯提出了郡縣制的方案,徹底廢除了分封制。

這個改革的意義有多大?可以說直接決定了中國古代政治制度的基本框架。

分封制下,諸侯有自己的領地和軍隊,中央政府的控制力有限。

郡縣制下,所有的地方官員都由中央政府任命,大大加強了中央集權。

李斯在秦朝的地位,可以說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他掌管著國家的法律制度,主導著各種政治改革。

秦朝能夠在短時間內建立起一套完整的行政體系,李斯的功勞不可磨滅。

商鞅的前車之鑑,為什麼李斯沒有吸取教訓

說到秦國的政治家,商鞅絕對是個繞不開的人物。

商鞅變法讓秦國從一個邊陲小國變成了戰國七雄中的霸主。

商鞅的改革手段很激進,獎勵耕織,重視軍功,嚴刑峻法。

這些措施確實讓秦國強大了,但也得罪了不少貴族。

商鞅這個人性格上有個致命缺陷,就是太狂妄了。

他覺得自己功勞很大,對別人不太客氣,甚至有些刻薄。

秦孝公在世的時候,商鞅還能依仗君主的支持。

秦孝公一死,新君主上台,那些被商鞅得罪過的人立馬翻臉。

商鞅最後被車裂而死,死法相當慘烈。

李斯對商鞅的結局肯定是了解的,畢竟都是在秦國混的政治家。

商鞅的教訓很明顯:功高震主要不得,得罪人太多要不得。

李斯在這方面確實比商鞅聰明一些,他知道如何在朝廷中左右逢源,也懂得收斂鋒芒。

可是李斯還是沒能逃脫政治家的宿命。

他的問題不在於狂妄,而在於貪戀權位。

當秦始皇死後,面臨著一個重大的政治選擇時,李斯選擇了錯誤的道路。

他明明知道胡亥和趙高的陰謀,卻選擇了妥協。

這個選擇最終害死了他自己。

秦始皇駕崩後的宮廷血雨腥風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在巡遊途中突然死亡。

這個消息對整個帝國來說都是晴天霹靂。

秦始皇雖然留下了遺詔,要把皇位傳給長子扶蘇,但這份遺詔卻成了引發宮廷政變的導火索。

趙高這個人很有意思,他是個宦官,按理說沒什麼政治野心,但他卻是個權力欲極強的人。

趙高看準了機會,聯合胡亥篡改了秦始皇的遺詔。

他們把原本傳位給扶蘇的詔書改成了傳位給胡亥的內容,還給扶蘇安了個罪名,逼他自殺。

李斯在這個關鍵時刻表現得很矛盾。

他心裡很清楚這件事的性質,篡改皇帝遺詔是要誅九族的大罪。

扶蘇是個很有德行的太子,如果他繼位,對國家肯定是有好處的。

李斯應該站出來阻止這個陰謀,或者至少保持中立。

可是李斯卻選擇了妥協。
1/3
下一頁
呂純弘 • 175K次觀看
呂純弘 • 11K次觀看
呂純弘 • 8K次觀看
呂純弘 • 65K次觀看
舒黛葉 • 4K次觀看
舒黛葉 • 15K次觀看
舒黛葉 • 7K次觀看
呂純弘 • 9K次觀看
花峰婉 • 8K次觀看
舒黛葉 • 20K次觀看
呂純弘 • 9K次觀看
呂純弘 • 18K次觀看
管輝若 • 8K次觀看
呂純弘 • 8K次觀看
呂純弘 • 13K次觀看
呂純弘 • 9K次觀看
呂純弘 • 6K次觀看
舒黛葉 • 40K次觀看
管輝若 • 7K次觀看
呂純弘 • 8K次觀看
呂純弘 • 14K次觀看
舒黛葉 • 6K次觀看
舒黛葉 • 12K次觀看
呂純弘 • 20K次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