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老榕
1879年2月9日,北京皇宮大內中,當八歲的光緒皇帝正在眾太監的服侍下進早膳之時,一男嬰呱呱落地於兩千多公里外的廣東廣州府番禺縣一貧窮的家庭。父親高茂生為其取名高可寧,希望這個孩子將來可以做到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當高可寧五歲時,還未理解自己名字的含義,父親高茂生卻患上風痹症(俗稱「邪風」),左手偏廢,失去工作能力。此時,在家中排行老五的高可寧上有哥哥姐姐,下有妹妹弟弟。兄弟姐妹共七人。父親的病讓全家九口人陷入食不果腹、衣不蔽體的境地。
父親高茂生去世後,家中已到山窮水盡的地步。母親孔如珍披星戴月,早出晚歸在青紫門巷口(今官涌村汾陽上六巷)擺設小攤,販賣咸糕、涼粉、酸黃瓜,五香蠶豆等小吃食。然而,收入極少,難以餬口。母親孔如珍被生活逼著去借高利貸。錢越借越多,利越滾越重,孔如珍早已難以償還。最終,她做出了一個作為母親難以啟齒,痛如心絞的舉動。除了長子滿寧與五子可寧外,她含著淚將四個女兒與最小的兒子全部賣給了別人。隨後,孔如珍顫抖著手接過賣孩子的錢,又痛著心將錢還上了高利貸,一摸口袋,空蕩如初,而家中已少了五個「骨肉」。
當五子高可寧七歲時,孔如珍咬著牙送他進了私塾讀書。學費每年雖然僅有兩元,但也要分多次才能全部交上。當時私塾必學的三本「紅皮書」三字經、千字文、幼學詩,即使每本只有十文錢,孔如珍還要分三次才能購買。雖然高可寧有了學習的機會,但並不能安心地讀書。每月的農曆初一與十五還要定時跟著母親挨家挨戶地乞討。實際上,高可寧的讀書時間不足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