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時的高可寧
抓住機遇,躋身富豪
1912年,清朝結束268年的統治,中國進入混戰時期。這一年,高可寧攜家人一起前往澳門。在澳門這片土地上,明眼人一眼就能看出什麼行業能賺錢,還能賺大錢。但這一行業並不是誰都能,都敢涉足的。高可寧是赤腳的不怕穿鞋的。他憑著多年的積蓄,在這裡開設了德成番攤館。由於廣東禁賭,很多廣東賭客只能來澳門過過手癮,這讓高可寧的德成番攤館生意火爆。他本人自然也賺得盆滿缽溢。隨後,他又投資了一家番攤館。
澳門賭業雖盛行,但沒有江湖人罩著,要在此地開賭場很難生存下去。1913年,高可寧與江湖友人組成「十友堂」,並一起成立「有成公司」,既做賭博生意,也投資鴉片生意。僅僅五年時間,高可寧就獲得一千多萬的收入,從此事業蒸蒸日上,躋身中國知名富豪行列,成為澳門華商中的「大佬」級人物。「典當業大王」、「一代賭王」的名聲也由此傳開。
發達之後的高可寧毫不避諱自己的出身。他常常回憶往日的苦日子。他忘不了,小時候,他與母親一起曾向親戚家求米,結果百般乞求下,卻不獲一粒米。母親被迫借高利貸,因到期無法償還,不得不賣兒賣女。他深深體會到,何為世態炎涼,何為人情冷暖。自此,他發誓要通過自己的努力改變這個世態炎涼的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