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石達開受刑時一聲不吭?不是他不想吭聲,而是他根本不能吭!

2025-10-23     花峰婉     反饋
2/3
1850年,洪秀全和楊秀清等人,看時機成熟,便發起團營令,召集各地的教眾在金田集結。

石達開此時已經拉起了大約4000人的隊伍,積極響應號召,首批抵達金田。

1851年1月,石達開與洪秀全、楊秀清等6人,組成了太平天國領導集團,在廣西桂平金田村正式宣布起義,建國號「太平天國」。

初期起義軍大概萬人左右,石達開作為起義軍主力,被任命為主將。

同年12月,永安被攻下後,石達開晉封為「翼王五千歲」。

太平軍勢如破竹,很快就在天京定都。

定都以後,太平天國高層對下一步戰略方向出現了分歧。

楊秀清擔心石達開功勞過大,又認為清朝大軍都在江南,北京很容易被北伐軍攻克。

他便想要讓石達開的部隊西征,用來牽制清廷的軍隊。

而他自己的嫡系,則由林鳳祥帶兵北伐,建立最大的功績。

如此一來,楊秀清就可以壓過洪秀全,成為太平天國真正的掌權者。

可是,想法是好的,執行過程卻因為對北方的民情、清廷的韌性等等信息估計不足,導致林鳳祥部隊被蒙古軍快速截斷退路,北伐軍全軍覆沒。

湖南、江西是清朝稅賦重地,石達開西征這一路,是為了控制長江中上游(安徽、江西、湖北),保障天京糧餉供應並切斷清廷漕運通道。

同時,西征也可以牽制湘軍主力,緩解天京防禦以及北伐軍的壓力。

石達開分兵三路攻占江西八府四十二縣,樟樹鎮之戰更是殲滅湘軍千餘人。

他迫使曾國藩退守南昌,湖口大捷時,誘殲湘軍水師,曾國藩兩次投水自盡,成功建立安徽、江西兩大根據地。

但這些都是局部勝利,當石達開打算徹底消滅湘軍有生力量時,大本營居然出事了!

「天京事變」

1856年8月,每個人都在忙著和清軍對抗時,天京城裡發生了件奇葩的事件。

楊秀清假託「天父下凡」,逼洪秀全封自己做「萬歲」。

這自然引起了洪秀全的不滿,他秘密召韋昌輝和石達開回天京,幫他誅殺楊秀清。

韋昌輝是個狠人,他率領3000精兵突襲東王府,殺死楊秀清全家及部屬2萬餘人。

而後他又以清君側為名,擴大清洗,殺死楊系官員和家屬,甚至打算殺死勸阻的石達開家屬。

石達開從前線趕回後,勸阻洪秀全:「止殺留楊黨,以安人心」。

他卻因此遭到韋昌輝的追殺,無奈逃出城裡,回到軍營。

沒多久,韋昌輝竟然殺了石達開全家老小,石達開憤怒之下舉兵討伐韋昌輝。

他率領4萬安慶駐軍包圍天京城,在洪秀全處死韋昌輝後,事情才得以平息。

可是,一心抗清的石達開,卻被洪秀全猜忌。

洪秀全擔心石達開像楊秀清一樣架空自己,便打算讓自己的親戚分割石達開的兵權,甚至暗中派人監視石達開。

面對這種情況,有屬下建議他殺了洪秀全奪權。

可自幼豪邁忠義的石達開,不肯採納。

為避免內訌,他只能帶著10萬精銳出走,並張貼《五言告示》稱「精忠若金石,歷久見真誠」,表達對洪秀全的不滿。

太平天國內部的矛盾,引發「天父天兄」代言人(楊、韋)互相殺害,使宗教神聖性瓦解,民眾離心,天京事變其實也預示著他們的事業不會長遠。

趁著太平軍內鬥,清軍反撲而來,重建江南大營、攻占武漢、圍困安慶。

而離開的石達開,則帶著部隊轉戰贛、浙、閩等地,試圖開闢新根據地。

可他沒有採取集中兵力建立穩固根據地的策略,而是頻繁分兵流動作戰,導致力量分散,難以形成有效控制區。

1859年,石達開集結20萬兵力進攻湖南寶慶,遭到湘軍左宗棠、曾國藩合圍,損失近10萬人。

面對左宗棠這個神人,石達開的部將相繼叛離,士氣陷入低迷。

1863年,石達開計劃效仿諸葛亮入蜀建立根據地。

他率領7萬大軍,抵達四川大渡河紫打地(今安順場)。

可是暴雨導致河水暴漲,事前聯繫的當地土司居然背刺了他,清軍聯合土司王應元、嶺承恩封鎖退路,全軍陷入絕境。
呂純弘 • 102K次觀看
呂純弘 • 10K次觀看
呂純弘 • 19K次觀看
花峰婉 • 17K次觀看
呂純弘 • 9K次觀看
花峰婉 • 6K次觀看
呂純弘 • 9K次觀看
奚芝厚 • 8K次觀看
呂純弘 • 7K次觀看
呂純弘 • 22K次觀看
呂純弘 • 5K次觀看
呂純弘 • 6K次觀看
滿素荷 • 4K次觀看
喬峰傳 • 34K次觀看
呂純弘 • 8K次觀看
呂純弘 • 5K次觀看
呂純弘 • 8K次觀看
呂純弘 • 4K次觀看
呂純弘 • 23K次觀看
呂純弘 • 4K次觀看
呂純弘 • 49K次觀看
幸山輪 • 22K次觀看
呂純弘 • 3K次觀看
呂純弘 • 3K次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