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韓信聽了蒯通之言,是不是就不會死,甚至可以一統天下呢?

2025-10-17     花峰婉     反饋
1/3
如果韓信聽了蒯通之言,是不是就不會死,甚至可以一統天下呢?

對於「兵仙」韓信的死,很多人都會扼腕嘆息,認為他死在了呂雉的狠毒狡詐,栽在了劉邦的老謀深算。但他們卻忘了這樣一個事實,韓信在楚軍中不過一執戟郎,成天扛著兵器,站在項羽的營帳外把守。當他給項羽提建議時,項羽的反應是十分不屑,對於項羽這樣的人來講,他不需要什麼傑出的軍事人才,因為他自己就是那個時代最出色的軍事人才,他需要的是張良、陳平那樣的智謀之士,蕭何那樣的運籌帷幄的後勤保障人員。因此在項羽手下的韓信,是沒有什麼出人頭地機會的,於是韓信選擇了離開。

良禽擇木而棲,良臣擇主而侍。但韓信剛到漢軍大營的時候,沒有人賞識他,甚至因為同伴犯錯,他要連坐差點被砍掉腦袋。如果不是因為他一聲大吼:「難道漢王要斬掉我這樣一個有用之人,不想再得天下了嗎?」用這樣的話引起了滕公夏侯嬰的注意的話,恐怕他早已成為刀下之鬼。直到劉邦帶著自己的部下向漢中進發時,韓信才贏得了自己的機會。這時有大量的人員逃亡,他們不想去那個遠離家鄉的地方,韓信因為沒有受到重用,也選擇了離開,於是就有了著名的「蕭何月下追韓信」的橋段。當有人向劉邦報告說韓信跑了的時候,劉邦很不屑,甚至沒有說一句話。而當有人告訴他蕭相國也走了的時候,劉邦則顯得十分憤怒,「你說什麼?連他也走了?」因為在劉邦的心中,蕭何的地位是十分重要的,至於韓信則不值一提。

當蕭何把韓信拽回來,讓他在帳外等候自己入帳拜見劉邦時,劉邦的第一句話就沒有好氣,他略帶嘲諷的說道:「是哪陣香風把蕭何蕭大人又吹回來了?我這個豐沛小吏的廟小,可容不下你這尊真神!」蕭何笑了,連忙拱手道:「大王您真生氣了?臣替您找回了一位大才,如果您只想做個漢中王,這人並不需要,但如果您還想和項羽爭天下的話,沒有他卻是萬萬不能的!」劉邦有些動容,連忙追問道:「你說的是誰?」蕭何很篤定的說出了兩個字:「韓信!」在蕭何極力推薦下,劉邦和韓信徹夜長談,並通過登台拜帥,最終確立了韓信的地位。

知人者智,知己者明。如果沒有韓信,楚漢之爭可能會持續更長的時間,劉邦不會這麼快獲得勝利,但沒有劉邦的話,恐怕韓信早就成了楚漢之爭中的炮灰。因此當蒯通勸韓信兩不相幫,自己擁兵自立的時候,韓信才說漢王對自己有知遇之恩,不忍心背叛,這句話就算不完全是真話,卻也有些真實成分在裡面。韓信這個人是很清高的,除了對劉邦的感恩之心外,他也敬畏劉邦的能力!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韓信被劉邦拿下之後,樊噲曾經去登門拜訪,嘴裡還一口一個大王的稱呼,韓信則不理不睬。樊噲走後,韓信說:「想不到我韓信竟然會與這樣的人為伍!」因為在他眼裡,樊噲不過是一個屠夫,怎麼配自己交往呢?
1/3
下一頁
呂純弘 • 79K次觀看
呂純弘 • 9K次觀看
呂純弘 • 19K次觀看
花峰婉 • 16K次觀看
呂純弘 • 9K次觀看
花峰婉 • 5K次觀看
呂純弘 • 8K次觀看
奚芝厚 • 8K次觀看
呂純弘 • 6K次觀看
呂純弘 • 22K次觀看
呂純弘 • 5K次觀看
呂純弘 • 5K次觀看
滿素荷 • 4K次觀看
喬峰傳 • 33K次觀看
呂純弘 • 8K次觀看
呂純弘 • 5K次觀看
呂純弘 • 8K次觀看
呂純弘 • 4K次觀看
呂純弘 • 23K次觀看
呂純弘 • 4K次觀看
呂純弘 • 49K次觀看
幸山輪 • 22K次觀看
呂純弘 • 3K次觀看
呂純弘 • 3K次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