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魔鬼訓練,每天800次跳躍的生存法則
為對抗發育帶來的物理定律,全紅嬋開啟「地獄模式」。 每日8小時訓練中,207C單動作重複上百次,相當於多承受450噸入水衝擊力。
體能訓練比重提升30%,懸弔帶上的核心穩定性訓練、水下阻力帶模擬成為新日常。 隊內測試顯示,她的助跑速度提升12%,體重與拋物線完美度的博弈從未停止。
陳若琳將自身「五年不吃晚飯」的極端經驗升級為科學方案:定製「黃金公式」飲食,每日1800大卡精確到克:早餐300克雞胸肉 200克燕麥,午餐150克三文魚 300克西蘭花,晚餐100克蝦仁 200克糙米飯。 偷吃半塊巧克力? 當晚加練到凌晨。
三、技術重生,AI建模下的動作再造
當身體數據顛覆,肌肉記憶必須推倒重來。
高速攝像機逐幀捕捉207C軌跡,AI系統實時分析騰空角度,動態起跳板模擬不同體重下的發力反饋。
最關鍵的轉型在於力量轉化:巴黎奧運周期,全紅嬋的騰空高度提升8%,入水衝擊力增強15%。 曾經因身高增長抱怨「感覺要碰到水面」的空間恐懼,被重塑為砸穿水面的爆發力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