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晁父擔心的晁錯後事問題,也完全不用擔心,漢景帝要把他老師全家老小、妻兒子女全部斬盡殺絕。
這就是一代明君,漢景帝性格之刻薄寡恩。不僅是晁錯之事,漢景帝一生所有事跡都極度自私自利,他沒有是非對錯,只有對自己是否有利。
比如,劉啟還是太子時,與梁王乘車入司馬門,違反宮廷禁令。名臣張釋之制止,並向文帝彈劾了劉啟。
後文帝崩,景帝立,釋之恐,稱病。欲免去,懼大誅至。 ——《漢書》
文帝駕崩後,深知景帝為人的張釋之立馬稱病,想辭官免死。但景帝說不行,立刻把張釋之貶到千里之外淮南國,一把年紀的張釋之第二年就水土不服病死了。
這是得罪過漢景帝的人,想討好漢景帝的也沒幾個有好下場。
文帝嘗病癰,鄧通常為帝唶吮之。——《漢書》
漢文帝背上長個毒瘡,他的男寵鄧通經常給文帝吸膿,照顧得非常周全。
漢文帝卻不開心,他覺得最該來的人沒來,就問鄧通誰最愛他。鄧通一想到文帝年高,就討好說道太子最愛他,為身後事鋪路。
太子入問病,文帝使唶癰,唶癰而色難之。已而聞鄧通常為帝唶吮之,心慚,由此怨通矣。——《漢書》
文帝一聽很高興,就在太子問病時讓他幫自己吸毒瘡,結果劉啟下不去嘴,場面非常難堪。回來一打聽,鄧通為老爹吸過毒瘡,當場就恨起了鄧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