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上有這5個表現,請立即就醫,千萬別拖成糖尿病足!

2025-05-11     任紹昌     反饋
5/7
二、科學應對:從預防到治療的系統方案

1. 血糖管理:控制代謝異常

糖化血紅蛋白(HbA1c)需控制在7%以下,以減少神經和血管損傷。建議採用「碳水化合物計數法」飲食,配合每日30分鐘中等強度運動,如快走或游泳。若需藥物干預,二甲雙胍聯合DPP-4抑制劑可有效降低血糖波動。

2. 足部護理:細節決定成敗

每日用37℃溫水泡腳5分鐘,避免使用刺激性清潔劑。修剪趾甲時需平剪,避免損傷甲溝。選擇前掌寬度≥1厘米、鞋跟高度≤3厘米的減壓鞋,並定期更換鞋墊。冬季使用電熱毯時需設置溫度報警,防止低溫燙傷。

3. 專業檢查:早發現早干預

糖尿病患者應每月進行足部自查,重點觀察趾間、足底和受壓部位。每季度到內分泌科或血管外科進行ABI檢測、神經傳導速度測定及足底壓力分析。若發現潰瘍,需在48小時內進行細菌培養和藥敏試驗,針對性使用抗生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