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形態改變:腫脹、變形或肌肉萎縮
足部腫脹可能提示深靜脈血栓或淋巴回流障礙,而腳趾畸形(如錘狀趾、爪形趾)則與長期神經病變相關。臨床發現,糖尿病足患者中約40%存在足部畸形,導致局部壓力分布不均,增加潰瘍風險。若發現足弓塌陷或跟腱縮短,需定製減壓鞋墊,分散足部壓力。
5. 顏色改變:紫紺、蒼白或色素沉著
足部皮膚顏色變化是血管病變的直觀表現。紫紺提示動脈缺血,蒼白可能為靜脈回流障礙,而色素沉著則與長期慢性炎症相關。通過經皮氧分壓測定(TcPO2)可發現,TcPO2低於30mmHg時,足部組織氧供不足,潰瘍風險增加5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