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馬俑是「活人」燒制?1974年陝西一尊兵馬俑開裂,真相水落石出
——【·前言·】——»
兵馬俑,這三個字代表著什麼?
全球人都知道,那是世界第八大奇蹟。從法國總統席哈克的口中說出這番話,你就知道這玩意兒有多牛。
為啥?兵馬俑這東西,量大、管飽!幾千個真人大小的陶俑,站那兒就跟活人一樣,這氣勢,誰看了不迷糊?
更別說幾千年下來,顏色還能保存得這麼好,說它是藝術品,一點都不為過。
但問題來了,民間一直有個傳言,說這些兵馬俑是用活人燒出來的。
——【·民間傳言·】——»
你要說這傳言,那還真得從古代的喪葬制度說起,尤其是那個慘無人道的「人殉」。
人殉這東西,說白了就是拿活人祭祀,最早可以追溯到原始社會。等到了商朝,好傢夥,那可真是人殉的巔峰時期。
商王動不動就拿奴隸祭天,還美其名曰「顯示誠意」。你想想,幾千個奴隸被活埋在帝王陵墓里,那場面,想想都讓人頭皮發麻。
到了周朝,情況稍微好點兒,畢竟周禮強調「以人為本」。
但話又說回來,周朝那些王公貴族,哪個手裡沒點兒髒事兒?人殉這東西,表面上禁止了,暗地裡還不是該幹啥幹啥。
春秋戰國時期,那就更別提了,打仗跟家常便飯一樣,人殉也跟著死灰復燃。
打贏了,抓一堆俘虜當陪葬;打輸了,自己也得找幾個人陪葬。總之,那會兒的人命,就跟草芥一樣,不值錢。
直到秦始皇一統六國,這人才算是稍微有了點人權。也不知道是秦始皇良心發現,還是覺得人殉太殘忍,反正他上位後,就廢除了這項制度。
但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秦朝畢竟地處偏遠,思想沒那麼開放,老百姓該殉葬的還是照樣殉葬。
更絕的是秦二世,這傢伙比他爹還狠。秦始皇一死,他就把那些沒有孩子的妃子,全部拉去陪葬。
所以你看,兵馬俑是用活人燒出來的這個說法,也不是空穴來風。
一方面,人殉制度在當時確實存在,而且非常普遍;另一方面,秦二世那傢伙又是個出了名的暴君,干出這種事也不奇怪。
但是,咱們得講證據,不能光憑猜測就下結論。就目前考古發現來看,兵馬俑還真不是用活人燒出來的。
首先,兵馬俑的製作工藝非常複雜,需要經過模具、泥塑、燒制等多個步驟,根本不可能用活人直接燒制。
其次,考古學家在兵馬俑坑裡,也沒有發現任何人類骨骼或者其他與活人陪葬有關的證據。
所以,兵馬俑是用活人燒出來的這個說法,完全站不住腳。
——【·高科技·】——»
你可能想不到,兵馬俑剛出土的時候,可不是現在我們看到的灰頭土臉的樣子。
人家那會兒,可是身披鮮艷的「戰袍」,尤其是那抹藍色,放到今天都算得上是「高科技」。
2006年,史丹福大學的核物理實驗室里,一群大牛正準備用同步加速器來解開這個困擾了學術界十幾年的謎團:兵馬俑身上的藍色,究竟是什麼來頭?
在當時,全世界已知的古代藍色顏料,就只有埃及藍和瑪雅藍這兩種。
一個是5000年前埃及人搗鼓出來的矽酸銅鈣,另一個則是瑪雅人用樹汁和黏土混合的神秘配方。
那兵馬俑的藍色,到底是「進口貨」,還是咱們老祖宗自己鼓搗出來的「土特產」呢?
一些外國專家一開始就認定了是「進口貨」,畢竟在他們看來,想要另闢蹊徑,在那個年代發明出一種全新的藍色顏料,簡直比登天還難。
你想想,工業革命之後,人類才剛剛掌握了大規模合成紫色顏料的技術,要不然,為啥全世界那麼多國旗,就沒有一個是紫色的呢?
所以,在他們看來,2200多年前的秦朝,怎麼可能會有這種黑科技呢?
於是乎,他們就開始腦補,在那個遙遠的年代,從埃及到中國,肯定存在著一條神秘的商貿路線,這才讓埃及藍和西方的雕塑工藝,一路傳到了中國,最終才有了這些身披藍衣的兵馬俑。
但也有不少中國專家對此表示懷疑,他們認為,兵馬俑身上的藍色,很可能是咱們中國人自己發明的「中國藍」。
最終,還是史丹福大學的同步加速器給出了答案。
實驗結果顯示,兵馬俑身上的藍色,既不是埃及藍,也不是什麼「中國藍」,而是一種全新的藍色顏料——矽酸銅鋇,它比埃及藍的分子結構更複雜,而且還含有一種特殊的成分——一氧化鉛,正是這種成分,讓這種藍色呈現出一種獨特的藍紫色調,也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中國紫」。
——【·「中國紫」·】——»
「中國紫」的發現,就像一記重錘,狠狠地砸在了那些質疑中國古代科技水平的人臉上。
要知道,這可不是什麼簡單的天然礦物顏料,而是需要經過一系列複雜的工序才能合成的人工顏料,這足以證明,早在2200多年前,咱們的老祖宗就已經掌握了相當高超的材料合成技術。
那麼問題來了,古人究竟是怎麼發明出這種「黑科技」的呢?這就不得不提到咱們中國人自古以來對玉的崇拜了。
在古人眼中,玉是高貴、純潔、神聖的象徵,上至王公貴族,下至平民百姓,無不對玉器趨之若鶩。
為了滿足人們對玉的需求,古代工匠們就開始琢磨著如何人造玉。早在秦朝,工匠們就已經掌握了人造玉,也就是琉璃的製作工藝。
而「中國紫」的出現,恰恰說明了,古人在人造玉的過程中,歪打正著地掌握了材料合成的技術,並將其運用到了顏料的製作上。
可惜的是,由於環境的影響,我們今天已經很難看到兵馬俑身上那抹驚艷的「中國紫」了。
當年,為了讓兵馬俑能夠千年不腐,秦始皇特意命人在兵馬俑表面塗上了一層生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