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春,南京城籠罩在一片緊張氛圍中。國民黨政府高層正在緊急商討對策,蔣介石的臉色陰沉如鐵。解放軍大軍壓境,國民黨軍節節敗退,大勢已去。蔣介石心中盤算著最後的退路,目光投向了遠在海峽對岸的寶島台灣。
國共內戰進入尾聲,蔣介石政權岌岌可危
1948年底,國民黨軍隊在遼瀋、淮海、平津三大戰役中慘敗。蔣介石政權的統治根基遭到嚴重動搖,大批軍隊和官員紛紛倒戈投誠。美國政府也對蔣介石失去信心,開始撤回援助。國民黨政權已是強弩之末,搖搖欲墜。
與此同時,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解放軍勢如破竹,解放區不斷擴大。1949年4月,百萬雄師強渡長江,國民黨政權退守南京的最後防線被突破。蔣介石政權已無力回天,只能考慮退守之策。在這種危急關頭,蔣介石將目光投向了台灣這塊"最後的凈土"。
蔣介石為何選擇退守台灣?原來早有謀劃
其實早在抗戰勝利後不久,蔣介石就對台灣進行了一次視察。當時的台灣剛脫離日本統治,社會秩序尚待重建。蔣介石敏銳地意識到,這裡可以打造成一個由他全面掌控的"模範省份"。
首先,台灣遠離大陸,地理位置獨特。其次,當地居民多為本地族群或受日本壓迫的外來人口,共產黨在此尚未形成有效影響。再者,台灣資源豐富,經濟潛力巨大。種種因素讓蔣介石對台灣青睞有加,視之為未來可能的退守之地。
1948年,國民黨軍隊節節敗退之際,蔣介石就開始暗中部署。他派心腹陳誠率先赴台"戍邊",帶去十餘萬精銳部隊。隨後又調派湯恩伯率40萬大軍入駐台灣。同時下令財政部將大量黃金白銀轉運至台,為日後所用。各類工業設備、機械也源源不斷運往台灣。
兵敗如山倒,蔣家王朝大撤退驚心動魄
1949年1月,國民黨軍隊在平津戰役中全線潰敗。蔣介石被迫宣布"引退",由李宗仁代理總統。但這不過是緩兵之計,蔣介石暗中仍在操控大局。他一邊派人與共產黨談判拖延時間,一邊加緊往台灣運送人員物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