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台灣老兵找到失散45年的髮妻,問其現任丈夫:我能帶她走嗎
1993年,一位台灣老兵出現在了上海虹橋機場,並與一對接機的母子相擁而泣。
原本是闔家團圓的局面,可是在老兵說出要帶這對母子回台灣之後,局面陷入到了尷尬之中。
原來老兵的妻子在這些年竟然改嫁了!
闊別45年,突然聞此消息,頓時衝散了重逢的喜悅,可這位老兵竟不氣餒,直接找到了「前妻」的現任丈夫,問道,「我能帶她走嗎?」
這個叫做董萬華的台灣老兵,究竟與妻子邵玉華有著怎樣的感情糾葛?他霸氣上門給妻子「退親」一事,又將迎來怎樣的結局呢?
少年結親,意氣風發
董萬華的童年是悽苦的,在他幼時,父母便雙雙離世,以至於他只得在街上流浪,最終被當地孤兒院收養。
好在孤兒院的經濟條件不錯,不僅讓他他茁壯長大,還給予了他良好的教育,在他身上養出了些許書生卷氣。
1945年,19歲的董萬華為了實現一腔抱負,加入到了軍隊中擔任文書工作。
次年他跟隨部隊一起來到了江蘇興化,在那裡駐紮了下來。
又過了一年,董萬華偶然間遇到了小他兩歲的邵玉華,兩人一見傾心,很快便熟絡了起來。
原本這應當是一段佳話,可現實中的兩人想要在一起,卻面臨著重重阻隔。
董玉華在孤兒院中長大,沒什麼出身,邵玉華卻出生於書香世家,因此邵家人自然是看不上董萬華的,對他是百般刁難。
為了解決這番困境,邵玉華索性與家中決裂,搬出去和董萬華一起住了。
後來二人生下了一個兒子。
而邵家人雖然對董萬華不滿意,但是見不得女兒吃苦,最終還是接納了他,兩人自此和和美美地生活在了一塊。
然而,想要在戰爭年代祈求和平的生活是非常困難的,尤其董萬華還有著軍人的身份。
1948年秋天,董萬華所在的部隊下令,要求他們向台灣撤退,但是在這個過程中是不能攜帶家眷的。
董萬華也只能忍痛與邵玉華分別,分別前夕,他情深意切地說道,
「玉華,等我,安定下來後,我會立馬與你聯繫!」
就這樣,董萬華跟著部隊匆匆離開了,只剩下邵玉華帶著兒子,日復一日地等著丈夫歸來。
時間沒過去多久,邵玉華就發現董萬華違背了承諾,因為他不僅沒讓人把自己母子兩接過去,甚至在許久的時間裡連一封家書都沒寄回來。
這種情況在那個動盪的年代可太常見了,要麼是董萬華戰死沙場、從此與邵玉華天人永隔。
要麼是董萬花另找新歡,已經開始了一段新的生活,在等待的過程中,邵玉華原本那顆熾熱的心也慢慢冷了下來。
除了精神上的折磨外,邵玉華還忍受著物質上的艱苦
在那個年代普通人想要謀生尚且非常困難,何況邵玉華還要照顧年幼的兒子呢?
實在沒辦法,邵玉華只能投奔父母,尋求幫助。
非議纏身,被迫改嫁
雖然回到了娘家,解決了吃飯的問題,但是邵玉華過得卻並不舒心,因為自她回家後四周鄰里便流言蜚語不止。
有人說她之前是當了國民黨軍官的姨太太,如今慘遭拋棄,也有人說她不顧父母勸阻,找了個負心漢,最終慘澹收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