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0年,李立群從台灣到大陸,找到了同父異母的大哥,見到大哥家一貧如洗,他拿出三筆錢說:「哥,這錢我已經幫你想好花哪兒了,別拒絕」。
在那個陽光明媚的早晨,李立群站在病床前,凝視著父親蒼老而疲憊的面容。就在這短暫而珍貴的時刻,他得知了一個驚人的秘密:原來自己還有一個同父異母的哥哥,一直生活在遙遠的河南鄉村。
李立群的內心洶涌澎湃,如同狂風驟雨般擾亂了他多年以來的世界。一方面,他對這個素未謀面的親人充滿了好奇,渴望能夠見上一面,另一方面,他又無比不舍臨終的父親,眼裡盈滿了哀慟的淚水。
就這樣,李立群在那一刻體會到了復雜而矛盾的心情,如同一棵樹被狂風吹襲,身不由己地東搖西擺。
父親離世後,李立群常常獨自沉思,想像著那個神秘的哥哥會是怎樣一個模樣。
是否英武不凡,還是彌足珍貴?性格是否火爆暴躁,亦或溫文爾雅?種種假設在他腦海里穿梭,而一股堅定的決心也正在慢慢成形。
終於,在1990年的一個夏日,李立群下定決心要踏上尋親之旅。他要去找尋那份溫暖而雋永的血緣親情。
火車在鐵軌上有節奏地嗒嗒作響,李立群望著窗外一座座小城鎮飛快地閃過,心中五味雜陳。他到底會在那遙遠的村落里找到什麼?一個溫馨的家園,還是一地狼藉?
經過幾個日日夜夜的顛簸,李立群終於踏上了河南這片紅色的熱土。他換乘了一輛陳舊的麵包車,在狹窄崎嶇的鄉村小路上七拐八繞,最終來到了一個名為「桃花村」的偏僻小鎮。
車子緩緩停了下來,李立群跳下車,環顧四周。一派祥和寧靜的鄉村景象映入眼簾,但他卻沒有絲毫輕松,反而心如擂鼓,緊張萬分。他攥緊了手中的皮夾,裡面裝著三年來省下的全部積蓄,就是為了這一刻而準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