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邦、李淵用不到7年統一天下,為何曹操打了34年卻只三分天下?
天下易得,一統難成。在五千年的華夏歷史中,不乏能吞食天地之氣的豪傑。漢高祖劉邦與唐高祖李淵同為開國皇帝,他們都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在不到7年的時間統一了亂世之中的華夏大地。
然而,東漢末年的亂世豪強曹操,儘管聲威赫赫、智謀過人,卻在奔走沙場34年後,只能看著天下分崩離析,最終三國鼎立。是何原因造成了如此懸殊的歷史局面?
要解答這個謎題,我們需回溯至那三個不同的歷史節點,分別是公元前206年的秦末亂世、公元618年的大業十四年與公元184年末的漢朝。
再現劉邦的輝煌。群雄逐鹿之際,劉邦以布衣之身起於沛縣,憑藉著姜姓農家的鄉兵,一躍成為霸主。
他的起兵時間為公元前209年,當秦末天下大亂、民不聊生之時,陳勝吳廣首倡義旗,各路英雄迅速響應。
但可驚可嘆的是,劉邦得益於中原人心歸附,以及對形勢的嫻熟把握,贏得了許多強敵的支持或讓步,僅用了短短4年的時間,便完成了對楚漢天下的爭奪,一統江山。
接著1235年後,李淵在大業十四年乘隋煬帝消耗國力、民心思變之機登基稱帝,於唐朝建立後的第六年完成天下統一。
李淵出身名門世家,憑藉這一點積累的人脈資源,加上隋朝晚期連年戰亂、民不聊生,為李淵蓄勢待發造成了有利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