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又沒有身份證,被誅九族時為啥不跑?其實選擇逃跑才是愚蠢的

2025-11-26     花峰婉     反饋
3/3
哪怕你沒有參與謀反,只要你試圖逃跑,皇帝就會視為「心懷不軌」,直接加重罪責,逃不但保不了命,還可能死得更慘。

寧可不逃,或許還能被流放、貶職,一旦逃了,就連親戚朋友都可能被牽連。

而且,還有一個很關鍵的心理因素:親情羈絆。

古人講「生不同衾,死則同穴」,一家人死在一起,總比一個人苟延殘喘要「有尊嚴」。

很多人寧願和父母、妻兒一起死,也不願獨活,那不是懦弱,而是時代文化使然,在那個講究「忠孝節義」的封建社會,逃亡被視為背叛家族、背叛祖宗。

哪怕是被冤枉的,也會堅信「皇帝會查明真相」,死也要死得乾淨,而不是偷偷摸摸地跑到荒山野嶺苟活。

楊玄感造反失敗後,請求弟弟殺了自己,以免被俘受辱,他知道失敗的代價是什麼——不僅是自己死,更是九族滅絕,他寧願提前結束生命,也不願看到家族名聲徹底毀滅。

可以說,「逃」在當時是一個代價最大、風險最高、成功率最低的選擇。

結語

古代的「誅九族」「賜死」等制度,背後不僅僅是懲罰,更是對全社會的震懾,通過株連與羞辱,讓所有人都不敢冒險。

今天的中國早已不是那個「動輒滅族」的時代,我們有法律,有人權,有個體責任,誰犯法,誰承擔,親屬不連坐,朋友不受累。

這種制度進步,是幾千年積澱的成果,當我們回顧古代那種「無處可逃」的絕望,才更應該珍惜現在這個「可依法生存」的時代。
呂純弘 • 18K次觀看
呂純弘 • 171K次觀看
呂純弘 • 5K次觀看
呂純弘 • 41K次觀看
呂純弘 • 4K次觀看
花峰婉 • 5K次觀看
呂純弘 • 3K次觀看
舒黛葉 • 4K次觀看
呂純弘 • 5K次觀看
呂純弘 • 28K次觀看
呂純弘 • 10K次觀看
呂純弘 • 5K次觀看
呂純弘 • 3K次觀看
呂純弘 • 5K次觀看
奚芝厚 • 5K次觀看
呂純弘 • 17K次觀看
舒黛葉 • 3K次觀看
喬峰傳 • 5K次觀看
舒黛葉 • 7K次觀看
呂純弘 • 37K次觀看
呂純弘 • 10K次觀看
呂純弘 • 3K次觀看
呂純弘 • 6K次觀看
呂純弘 • 9K次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