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吉思汗蒙古大軍常年征戰,生理需求怎麼解決?方法讓人難以啟齒

2025-11-15     花峰婉     反饋
3/3
元朝建立後,漢族士大夫接受不了這套。至元十二年,朝廷下令禁止漢人實行收繼婚,違者要挨板子,蒙古人自己?照舊。

各從本俗。

戰俘女性:被分配的戰利品

說到這裡,必須講一段更殘酷的歷史。

蒙古軍隊攻城,城破之後的女性命運是什麼?

史書寫得很清楚。

花剌子模的幾座大城被攻陷後,居民被屠殺,工匠和年輕女性被挑出來,押送回蒙古。工匠用來製造武器,女性則被"分配"給各級將領和士兵。

這不是個別現象。

撒馬爾罕城破,百萬人被殺,剩下的女性成了奴隸。中亞那些繁華的城市,一座接一座變成廢墟。女性戰俘被當作戰利品,按照軍功大小分給士兵。

元朝建立後,法律把戰俘稱為"驅口"——被驅使的人。驅口和良人之間有嚴格的等級界限,驅口與良人通婚都是違法的。

那些被掠奪的女性,有的被迫成為士兵的妻妾,有的被賣到奴隸市場。她們失去了家園,也失去了自由選擇的權利。

蒙古人管這叫"戰爭中的搶婚"。

實際上,這和成吉思汗父親也速該搶親的傳統一脈相承,也速該的正妻訶額侖,就是從蔑兒乞人手裡搶來的。後來蔑兒乞人復仇,突襲鐵木真家,搶走了他的新婚妻子孛兒帖。

草原上的女性,常常是部落衝突的犧牲品。

等到戰爭規模擴大到整個歐亞大陸,這種掠奪也被制度化了。《元典章》里記錄了大量關於戰俘女性的案件,爭議的焦點往往是這個女人該歸誰?

不是問她願不願意,而是問她該分給哪個有功的士兵。

多妻制:貴族的特權與人口的算盤

馬可波羅寫過蒙古男人能養多少妻子,就可以娶多少妻子。

成吉思汗有幾十個妻妾,窩闊台、拖雷這些皇子,妻妾數量更是驚人。

可普通士兵呢?

《蒙古秘史》里記載的平民家庭,基本都是一夫一妻。

多妻制是貴族特權,那顏階層、千戶長,這些人才有能力養十幾個甚至幾十個老婆,財富和軍功決定了你能娶幾個女人。

為什麼允許貴族這麼做?

人口。

蒙古人常年打仗,男性戰死率極高,一個千戶出征,可能只有一半人能活著回來。如果不快速補充人口,整個軍事體系會崩潰。

貴族多妻,生的孩子多,"黃金家族"的血脈才不會斷絕。同時這也是一種政治工具——娶不同部落的女性,等於跟那個部落結盟。

成吉思汗在征服過程中,經常通過聯姻鞏固統治。打下一個地方,就娶當地貴族的女兒,這些女性被安置在不同的千戶,分散管理。

到了忽必烈時代,元朝開始受漢族文化影響。

蒙古上層逐漸接受一夫一妻制。元代文學家劉敏中寫過一首詩,講的是一個叫火雷的蒙古婦女。她丈夫從軍戰死,她發誓守節,拒絕收繼婚,獨自養姑撫子四十年。

朝廷表彰了她。

這說明什麼?傳統習俗在改變。

女性有了選擇權,至少在法律層面,她們可以拒絕被"收繼",可以選擇守寡。

可在邊遠的草原上,收繼婚仍然照常進行,法律管得了京城,管不了千里之外的千戶所。

蒙古軍隊的後勤體系,核心就是四個字:以戰養戰。

帶著家屬出征,靠掠奪補充,用制度把人口和資源牢牢控制在體系內部。聽起來高效,實際上建立在無數個體的痛苦之上。

那些被迫離開家鄉的女性,那些在收繼婚制度下失去選擇權的寡婦,那些跟隨軍隊顛沛流離的孩子,歷史記住了征服者的名字,卻很少提起這些人。
呂純弘 • 139K次觀看
呂純弘 • 12K次觀看
呂純弘 • 19K次觀看
花峰婉 • 17K次觀看
呂純弘 • 10K次觀看
花峰婉 • 6K次觀看
呂純弘 • 9K次觀看
奚芝厚 • 9K次觀看
呂純弘 • 7K次觀看
呂純弘 • 23K次觀看
呂純弘 • 6K次觀看
呂純弘 • 7K次觀看
滿素荷 • 4K次觀看
喬峰傳 • 34K次觀看
呂純弘 • 8K次觀看
呂純弘 • 5K次觀看
呂純弘 • 8K次觀看
呂純弘 • 5K次觀看
呂純弘 • 24K次觀看
呂純弘 • 4K次觀看
呂純弘 • 49K次觀看
幸山輪 • 22K次觀看
呂純弘 • 3K次觀看
呂純弘 • 4K次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