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煤山自縊前曾求助妹夫南遷,駙馬一席話後,帶兒子自盡殉國

2025-11-12     花峰婉     反饋
1/3
崇禎煤山自縊前曾求助妹夫南遷,駙馬一席話後,帶兒子自盡殉國

1644年,崇禎皇帝面對李自成的農民軍,自知自己大勢已去,便在煤山自縊而死。

很多人便感嘆:崇禎皇帝為何不南遷南京呢?

哪怕是繼續在南京做皇帝,大明王朝也不至於結束得如此之快?

其實在李自成的農民軍包圍紫禁城之前,朝中有很多臣子,包括周皇后都曾勸說崇禎皇帝南遷,但是都被拒絕了。而其中之一,便是我們這篇文章的主人公——大明王朝最有血性的駙馬鞏永固

但在崇禎帝再次向妹夫鞏永固提出南遷的時候,鞏永固為何拒絕了呢?

甚至,沒多久鞏永固便帶著兒子,在妻子永安公主的棺槨自盡殉國。

這篇文章,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鞏永固在明朝末年究竟是一個什麼樣的存在?

01

鞏永固的父親鞏燦,原本在四夷館做序班,為朝中低級官吏;也正因為父親的官職不高,鞏永固才有資格被選為駙馬(明朝的祖制,不管是皇帝選妃還是公主選駙馬都要從低級官吏以及平民之家來挑選)。後來,鞏燦被擢升為了正五品的西天館尚寶司卿一職。

序班:明清時期鴻臚寺及禮部下屬的從九品文職京官

雖然鞏燦的官職不高,但是他十分懂得如何培養自己的兒子,正是在父親重視培養下,鞏永固不僅喜好詩書,而且騎射功夫俱佳,是一位難得的賢才。

正是如此一位文武雙全之人,得以被選為駙馬,迎娶明熹宗的八妹樂安長公主。

樂安長公主是明光宗與寵妃李選侍所生,在樂安長公主尚且年幼時,父親光宗便去世了。其生母李選侍,雖然不僅是光宗寵妃,而且還是明熹宗朱由校的養母,但是李選侍是一個十分有野心、十分跋扈的寵妃,不僅直接對熹宗的生母孝和皇后王氏動手,以至於孝和皇后悲憤而死;而且作為熹宗養母,並沒有善待熹宗,甚至在光宗病逝後,挾持熹宗,妄想做第二個「武后」。

正因為李選侍如此過分,熹宗繼位後,並未給與曾經的養母尊號。

一直到樂安長公主到了婚齡,要嫁人的時候,李選侍才被尊為了康妃。

值得一提的是,樂安長公主雖然有一位跋扈、有野心的生母,但是她並未如生母這般,長大成人後很是賢淑。

鞏永固能娶到如此一位賢妻,還是一位公主,著實十分難得。

自此鞏永固便不再僅是一位低級官吏的兒子,而是皇親國戚,熹宗皇帝以及後來繼位的崇禎皇帝的妹夫,永安長公主的駙馬。

02

成為駙馬後的鞏永固,十分喜歡同有名望的士大夫一起交遊。

而且十分慷慨,作為人妻的永安長公主也絲毫沒有公主的架子,親自準備夫君與士大夫們聚會時的蔬果、酒茶。公主如此賢惠,鞏永固自然也是與妻子舉案齊眉。只是永安公主的僅為夫君生了一個女兒,之後再沒有懷孕生下一兒半女。

不過公主並非善妒之人,准許夫君納妾,為此鞏永固生有幾位庶子。

崇禎皇帝十分喜歡鞏永固這位文武雙全的妹夫,而鞏永固同崇禎皇帝的表弟——新樂侯劉文炳的關係極好,二人可以稱得上是「刎頸之交」。

劉文炳也是十分值得一提:

他的姑姑,是崇禎皇帝的母親孝純皇后劉氏;

他的妻子,是孝靖皇后王氏(孝靖皇后是明光宗的生母)的妹妹

出身還是很不錯的,而雖然是皇親國戚,但是劉文炳並沒有架子,跟鞏永固一樣是一位十分儒雅賢德之人,二人在京城的威望極高,被視為為「戚畹之賢者」,並稱「劉鞏」。

二人很得崇禎皇帝的器重,更是陪伴崇禎皇帝到最後的人。

03

崇禎十六年二月,在大明王朝正式結束的前一年,崇禎皇帝曾將諸位勛貴戚臣們都召到德政殿,告訴諸位:想要恢復勛臣駙馬之家的子弟,入國子監讀書習武的祖制。

此時的大明王朝已經搖搖欲墜,這些勛臣駙馬們自然很清楚,並不願自己的兒子入國子監。其中包括定國公徐允禎,成國公朱純臣等,只有鞏永固上疏願意聽從崇禎皇帝的旨意,崇禎皇帝看到妹夫鞏永固的奏摺後,十分高興,下旨褒獎。

先朝駙馬若梅殷......或著節封疆,或宣猷樞府,豈非向學之效?臣又安敢自棄於聖明之世哉?

除此之外,在總督趙光抃因為抗清的過程中,作戰不力而被下獄的時候,鞏永固極力上疏,請求崇禎皇帝能寬恕趙光抃;鞏永固還曾上疏崇禎皇帝能夠恢復建文帝的諡號,只是崇禎皇帝並未允許.....

雖然如此,鞏永固也憑著自己的作為,在士大夫中的威望越來越高。

崇禎帝雖然沒有事事採納鞏永固的建議,但是卻對這個妹夫是越來越器重。

便是在這一年的三月,陪伴鞏永固十餘年的髮妻永安長公主病逝了。

按照祖制,公主去世後,駙馬應當將公主的遺物都上交給朝廷。崇禎帝看重妹夫,並未讓鞏永固上交了樂安長公主所有的遺物,而只是下令只將冠服、金冊以及繡有龍紋樣的袍服上繳即可。

不過最終,崇禎皇帝還是將公主的冠服、金冊都還給了妹夫。因為鞏永固給崇禎皇帝上疏說:

「今日之事,起於遂平長公主,乃近例,非舊制也。向臣恭謁壽陽、瑞安、延慶大長公主墳園,及觀其宗祠,其金冊衣冠宛然在列......,蓋先朝之制,亦未詳進繳之例也。

永安長公主去世後,因為需要時間來修建公主的園寢,所以永安長公主暫時並未得到安葬;或許讓鞏永固沒想到的是,直到明朝結束,公主也沒能入土為安,最終鞏永固在髮妻的棺槨旁,自刎殉國。

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04

崇禎十七年正月,李自成建立大順政權,在西安自立為帝。

崇禎皇帝將鞏永固與劉文炳等人召來,商量朝政事務。鞏永固與好友劉文炳,都建議崇禎帝,准許永王朱慈炤、定王朱慈炯分別前往山東以及四川就藩,崇禎皇帝也答應了。只是因為此時的大明王朝國庫空虛,實在無力為兩位藩王修建王府,所以便將此事擱置了。

二月,李自成的農民軍已經渡過黃河,接連攻克陽城、蒲州、太原、忻州、代州等地。

面對農民軍離著京城越來越近,鞏永固也坐不住了。這月十五日,鞏永固入朝,請求崇禎皇帝南遷,而且願意扈從崇禎帝南遷南京。其實除了鞏永固外,孝節周皇后(崇禎髮妻)等人也曾勸說崇禎皇帝南遷,但是都被崇禎皇帝拒絕了,因為崇禎帝想要做一位有氣節的皇帝。

面對京城兵力空虛,鞏永固又上疏招募數萬義兵:若是按照臣的對策來,豈止招募數萬,十萬都是有可能的。若只是空守著京師,也是沒有益處的。

果如臣策,即數十萬度可必致。若徒守京師,京師已玩弊久,只坐困無益也!」

只可惜,崇禎皇帝還是沒有聽從鞏永固的意見。

到了三月初一的時候,李自成便已經攻克寧武關,當天晚上大同總兵、宣府總兵都歸降了李自成,緊接著李自成攻克居庸關、昌平,朝著宣府開進。

崇禎皇帝隨即便急調遼東總兵吳三桂等人入京勤王護駕,但三月十六日時,李自成便已經到了沙河,十七日農民軍開始炮轟西直門、彰義門。

崇禎皇帝很清楚朝廷大勢已去,所以便在勤政殿單獨召見了鞏永固,與鞏永固商量南遷的事情。但是此時的京城已經被農民軍團團圍住,如何南遷呢?

無奈崇禎皇帝,只好將自己的太子朱慈烺託付給鞏永固,希望妹夫能夠將太子帶出京城,東山再起。然而,也是為時已晚。

十八日,李自成也到了北京城下。

崇禎皇帝身邊早已無其他可用之人,便下旨劉文炳與鞏永固帶著自己的家丁入宮,前來護衛京城。對二人說到:

外城已經被攻陷,兩位愛卿的家丁們若是能巷戰的話,事情或許還有轉機。
1/3
下一頁
呂純弘 • 133K次觀看
呂純弘 • 12K次觀看
呂純弘 • 19K次觀看
花峰婉 • 17K次觀看
呂純弘 • 10K次觀看
花峰婉 • 6K次觀看
呂純弘 • 9K次觀看
奚芝厚 • 9K次觀看
呂純弘 • 7K次觀看
呂純弘 • 23K次觀看
呂純弘 • 6K次觀看
呂純弘 • 6K次觀看
滿素荷 • 4K次觀看
喬峰傳 • 34K次觀看
呂純弘 • 8K次觀看
呂純弘 • 5K次觀看
呂純弘 • 8K次觀看
呂純弘 • 5K次觀看
呂純弘 • 24K次觀看
呂純弘 • 4K次觀看
呂純弘 • 49K次觀看
幸山輪 • 22K次觀看
呂純弘 • 3K次觀看
呂純弘 • 4K次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