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遷是尊重,更是「偏愛」
司馬遷在《史記》中的做法,可以說在當時是「破格」的。我們先看他給項羽傳記的定位,《項羽本紀》。「本紀」在《史記》的體例中,是專門用來記錄帝王事跡的。
秦始皇是《秦始皇本紀》,劉邦是《高祖本紀》,漢武帝是《今上本紀》。而項羽,雖然自封西楚霸王,但他並沒有最終統一天下,從漢朝的正統角度來看,他只是一個失敗的爭霸者。
可司馬遷卻毅然將他放進了「本紀」里,這本身就是一種極高的認可。司馬遷認為,秦朝滅亡後,天下政令一度皆出項羽,他雖無帝王之名,卻有帝王之實。這種「不以成敗論英雄」的史觀,在當時是非常大膽的。
在這樣的史觀下,司馬遷為傳記取名為《項羽本紀》,就顯得順理成章了。使用尊稱「字」,即「羽」,而非本名「籍」,正是司馬遷表達對這位悲劇英雄複雜情感的一種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