匪夷所思!有些正史,比野史還要野

2025-09-15     花峰婉     反饋
2/3
▲太上老君的煉丹爐。圖源:影視劇照

漢武帝時代,估計有少數像李少君這樣的「精英」掌握了「硃砂為澒」的技術。

當時寫成的一些書,包括淮南王劉安所編的書里,都記載了這項技術。比如《神農本草經》將丹砂列為上品藥,明確指出其能化為汞。

大家應該還記得司馬遷寫過的「巴寡婦清」——中國最早的女富豪。她是怎麼發家的?就是因為家裡有礦,家族發現了丹砂礦,靠賣丹砂賺得盆滿缽滿。

可見,秦漢之際,丹砂的需求量和價格都很可觀。而其主要流向,正是用於煉丹。

煉丹術中,丹砂和水銀一直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古代方士把煉丹渲染得神乎其神,說白了都是圍繞丹砂一水銀之間的神奇「還丹」變化來進行的。

就像東晉著名的煉丹家葛洪所言:「丹砂燒之成水銀,積變又還成丹砂。」就是這麼簡單的兩個化學過程。

用我們現在的化學知識,一個高中生就可以秒殺古代一流的煉丹家。

但古代煉丹家在毫無現代化學知識的背景下,試驗出了這麼神奇的化學變化過程,他們的原創性,絕對讓現代人望塵莫及。

當時的煉丹家在理論認知上非常淳樸。他們發現丹砂這麼奇妙,能在水銀、丹砂之間變來變去,不像草木一燒就成了灰燼。他們還發現,丹砂不但燒而不燼,而且「燒之愈久,變化愈妙」。

「燒不死」和「不敗朽」的東西,一定也能使人長生不死。

基於這種樸素的信念,煉丹家不斷折騰,在主料丹砂和水銀之外,按照一定的比例加入其它金石藥物,彼此混合燒煉,反覆進行還原和氧化反應實驗。

最終,頂級的煉丹家用九個連續的反應器,可以遞次煉成丹華一神符一神丹一還丹一餌丹一煉丹一柔丹一伏丹一寒丹。這就是著名的「九鼎神丹」了。

自古以來,自稱深諳煉丹大法的方士奇人很多。有些是忽悠的,也有些是真誠的。

先舉個大忽悠的例子。

唐武宗李炎在位期間,找了一堆道士來煉仙丹。這個煉丹小組的負責人叫趙歸真。煉了許久都煉不出一點兒名堂,趙歸真請求到吐蕃採購煉丹用的仙藥,說這些仙藥本國找不到,只有吐蕃國有產。

他的請求未獲批准,理由:你是煉丹小組的組長,肩負重擔,如果你去干採購的活兒了,整個小組不就群龍無首了嗎?

你就說吧,需要什麼仙藥,我們派人去買就行。

趙歸真於是奏上藥名:李子衣十斤,桃毛十斤,生雞膜十斤,龜毛十斤,兔角十斤……

唐武宗讓人找遍各地,果真沒找到。

肯定咯,這些都是趙歸真想開溜而杜撰出來的藥名,怎麼可能找到?

反正唐武宗跟著趙歸真煉丹吃藥,30歲出頭就歸西了。

而一些真誠的煉丹家,可能窮其一生,都在琢磨怎麼煉出一爐「好仙丹」。

比如葛洪。

葛洪強調,煉丹一定要找人跡罕至的名山,否則邪氣進來了,藥就煉不成。開爐前還要齋戒百日,不見俗人等等。百般禁忌,種種儀式,哪一個都得認認真真,不能疏忽。

尤其是火候,決定了將要進行的化學反應是否成功。一個好的煉丹家,一定是對火候的掌握到了純熟的地步。葛洪特別鍾意用馬糞做燃料,他甚至認為,有些丹藥煉製時須「以馬屎火熅之三十日」。

除了馬糞,人糞偶爾也用於古代煉丹活動。

唐末成書的《通玄秘術》記載了一種名為「人糞霜」的燃料,即將一兩左右重量的人糞晾乾後盛於瓦片,在火上燒烤,待顏色發紅後再用瓦片蓋好,移走使溫度趨冷,以免成灰,取出後即可用作溫養丹藥的燃料。

這個也成了煉丹的一個「小秘訣」。

總之,煉丹是一項既講究又燒錢的事業,沒幾個人玩得起。
呂純弘 • 175K次觀看
呂純弘 • 11K次觀看
呂純弘 • 8K次觀看
呂純弘 • 65K次觀看
舒黛葉 • 4K次觀看
舒黛葉 • 15K次觀看
舒黛葉 • 7K次觀看
呂純弘 • 9K次觀看
花峰婉 • 8K次觀看
舒黛葉 • 20K次觀看
呂純弘 • 9K次觀看
呂純弘 • 18K次觀看
管輝若 • 8K次觀看
呂純弘 • 8K次觀看
呂純弘 • 13K次觀看
呂純弘 • 9K次觀看
呂純弘 • 6K次觀看
舒黛葉 • 40K次觀看
管輝若 • 7K次觀看
呂純弘 • 8K次觀看
呂純弘 • 14K次觀看
舒黛葉 • 6K次觀看
舒黛葉 • 12K次觀看
呂純弘 • 20K次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