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無她的鼎力支持,陳平縱有才華,也很可能困死在田間,湮沒於無名。
這對曾被世人譏笑的結合,終於有了看得見的未來。
名臣留史
亂世之中,陳平最開始輾轉於魏王、楚霸王項羽的麾下,但因不受重用,他不得不另謀出路。
最終,他投身劉邦軍中。
那一日,他與劉邦縱論天下,言辭鋒芒畢露,竟讓這位粗中有細的漢王拍案稱奇。
當即,劉邦便任命他為都尉,留在身邊參乘,出入軍帳。
自此,陳平開始了改變歷史的謀略之路。
他最為人稱道的,便是「六出奇計」。
在楚漢相爭的關鍵時刻,他獻出離間之策,用重金買通楚營將領,放出「范增與鍾離昧功高而不得王」的謠言。
項羽果然心生疑竇,不再信任亞父范增。
范增心灰意冷,憤然告老,途中氣疾而亡。
楚營失去了最有智慧的謀士,而這一切,都不過是陳平的一計所致。
後來,劉邦困守滎陽,糧盡援絕,形勢萬分危急。
陳平又施妙策,建議偽裝詐降,以調動楚軍兵力。
紀信冒充劉邦,引開敵人,真正的漢王得以突圍。
這一役,不僅保全了劉邦,也保住了漢軍的根基,劉邦對陳平的信任更深」。
在韓信問題上,陳平的眼光更是獨到。
韓信屢立戰功,功高震主,許多將領都擔心他有反心。
劉邦一度勃然大怒,幾欲下令誅殺。
陳平卻冷靜勸解,提醒劉邦「養虎遺患」,但也不能操之過急。
他建議以封王安撫,穩住韓信之心,既可借力,又不致分裂。
劉邦聽從勸諫,順水推舟,封韓信為齊王,此舉不僅穩住了韓信,更為最終殲滅項羽創造了機會。
定漢之初,陳平的影子不可或缺。
漢朝建立後,劉邦大封功臣。
後來,陳平被任為左丞相,位極人臣,成為劉邦最為倚重的謀士之一。
回望他的起點,那個被世人譏笑、連媳婦都娶不起的窮書生,正是因為迎娶了一個「命硬克夫」的寡婦,才獲得了起步的資本。
要不是張氏的嫁妝支持,他或許早已困死在村巷,若不是張負的慧眼識珠,後世的史書中也不會留下「陳丞相」的濃墨重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