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悟空是《西遊記》當中絕對的主角,而作者在這個人物的身上,傾注了他對於神性和人性的思考。
毫無疑問,孫悟空就是神性和人性的結合體。
他可以在跟著唐三藏西天取經的路上不斷修身養性,從最開始的暴躁衝動到最後的冷靜自持,並獲封斗戰聖佛。
從九九八十一難的磨練中,我們能看到孫悟空身上的神性在不斷增加。
但同樣,人性的多重色彩也在隨時體現著。
孫悟空可以因為一時意氣用事而打死平民,可以因為受到羞辱而把整個天庭攪得天翻地覆,可以在心情不好時對各路神仙乃至自己的師傅大放厥詞。
孫悟空的形象並不是完美的,但正因不完美,所以才顯得尤其真實。
而且,孫悟空大鬧天宮這件事,其實體現的也是作者對於封建舊秩序的反抗精神。
天庭的生態,其實就是封建社會的生態;天庭運行潛規則,其實就是明朝後期社會黑暗之處的體現。
孫悟空可以用一根金箍棒打散天庭的秩序,這也代表了作者對封建秩序的反抗理想。
在《西遊記》的原著小說中,各個畫面遠沒有電視劇所呈現出來的那麼溫情。
可就是赤裸裸的殘酷,才更貼合百姓水深火熱的生活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