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專科醫生透露,蠟樣芽孢桿菌是一種比較常見的食源性致病菌,是一種能夠產生芽孢的革蘭陽性桿菌,由它產生的食物中毒,分為嘔吐型、腹瀉型。
蠟樣芽孢桿菌產生的嘔吐毒素,在澱粉類食物中容易產生,比如米飯、麵條、土豆等,需要在126℃的高溫下,加熱90分鐘才能去除。
而蠟樣芽孢桿菌產生的腹瀉型腸毒素,45℃加熱30分鐘,56℃加熱5分鐘,可以去除毒素。
醫生特別提醒,有5類食物最好別隔夜食用,應儘量當日吃完,以免影響健康。
1)綠葉蔬菜
綠葉蔬菜含有較高的硝酸鹽,煮熟後若存放過久,可能因細菌作用轉化為亞硝酸鹽,不利於身體健康;成人攝入0.2g亞硝酸鹽即可引起中毒;而且再加熱也會導致抗氧化成分和維生素C、葉酸等營養物質流失比較多。
2) 海鮮類
魚、蝦、蟹、貝類等海鮮蛋白質含量高,放置過夜後可能產生有害的蛋白質降解物,容易刺激腸胃,甚至影響肝腎功能。
3)銀耳、蘑菇類
這類食材富含硝酸鹽,長時間存放後易被細菌轉化為亞硝酸鹽,攝取過量會降低紅血球活性,嚴重時恐導致缺氧甚至貧血致死。
4))馬鈴薯、芋頭、饅頭等
這類澱粉含量較多的食物,加工後容易滋生細菌,如果打算放到隔夜吃,建議最好密封后冷凍起來。
5)溏心蛋、半熟蛋
溏心蛋、半熟蛋由於沒有完全殺菌,可能含有沙門氏菌等多種致病細菌,久放就更容易滋生細菌,食用後會危害腸道健康。
要看最快最熱資訊,請來Follow我們 《東方日報》WhatsApp Channel.
中國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