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光泩與嚴幼韻的夫妻照
而且,嚴幼韻也積極配合丈夫工作,成為當地婦女界的抗日救國運動領袖,組織婦女們在工廠、商店、街道為抗日募捐資金,並且領導當地婦女為抗日一種製造100萬個醫療救急包,以及大量的棉衣、棉被,送給抗戰中國軍民。
嚴幼韻第一任丈夫犧牲
當1941年12月8日日軍偷襲珍珠港之後,太平洋戰爭爆發。不到一個月時間,日軍就攻占了菲律賓的馬尼拉。
有人建議楊光泩攜帶家人去澳洲避難,楊光泩卻是義正言辭回絕,理由在於自己代表是國家,肩負保護十萬華僑的使命,自然不能先逃跑。
嚴幼韻也為丈夫的愛國心感染,也堅強在菲律賓與丈夫一起為抗日出力。
之後,1942年,日本攻占菲律賓,身處菲律賓的楊光泩等七名外交官被逮捕。當時,日軍要求楊光泩籌集2400萬比索(約1200萬美元)的資金為日軍軍費,楊光泩堅守民族大義,果斷地拒絕這一賣國要求。
最後,楊光泩與七名中國外交官由於不向日軍投降,最終被日軍秘密執行處決。在楊光泩為國捐軀時候,年僅42歲。
嚴幼韻領導領事館女眷家屬,共同面對生活
當楊光泩犧牲消息傳來,嚴幼韻與許多中國領事館的女眷頓時失去了依靠,生活陷入前所末有的艱難困境,一時間大亂。在那動亂的時代,這些手無縛雞之力的婦孺們,失去了男子一家之主的頂樑柱,群龍無首,真的不知如何面對生活,對未來自然是充滿了惶恐情緒。
更為雪上加霜,就是日本人居然沒收了領事館的所有資產,這樣嚴幼韻和領事館官員的女眷們頓時無錢財救濟,陷入了生活艱難的困境之中。
嚴幼韻在知道相愛多年丈夫被殺之後,天都塌了,沒有生存的動力。但為了讓生活,為了孩子,也知道自己必需堅強下去。
為了安撫中國領事館家眷們的情緒,嚴幼韻自然帶起了頭,把這些家眷子女們都組織在一起,成為二三十人口的大家庭。雖然她以前是十指不沾陽春水的千金大小姐,但為了生存,也必需率領這些外交官家眷們去干普通人種菜、養雞、種豆、做肥皂等基本生活。由於戰亂不斷,嚴幼韻與家眷們都時刻面臨著搬家,逃難,藏進防空洞的危險。
最開始,外交官的太太們由於習慣了養尊處優的生活,受不了苦力活的日子。在痛罵日本人時候,也為自己悲慘命運痛哭。
作為領導者的嚴幼韻,面對太太們的負面情緒卻很平靜,不時用好聽話語去安慰太太們。為了生活有一些情調,她也會彈琴取樂,鼓勵太太們只要努力生活,保持樂觀心態,一切都會好起來。
這樣,嚴幼韻憑藉著自己的堅韌、睿智、善良,成為外交領事館太太們的領導者與主心骨。雖然這一段戰亂日子過得比較艱苦,但在亂世中也獲得了安穩。這樣,原本高高在上的「84」千金小姐,在苦難面前卻保持對生活的熱愛與追求。
嚴幼韻在美國聯合國工作
1945年3月,菲律賓馬尼拉光復不久,嚴幼韻這一段人生至暗的艱苦歲月也結束了。
在這一段艱苦歲月中,她一直從事體力活,挨餓不得肉吃,這也使她日後有形成不喜歡鍛鍊,卻喜歡吃肥肉的生活習慣。
當嚴幼韻攜帶三個孩子抵達美國紐約,為了繼續養育三個孩子,她只能找工作賺錢。她想著自己英語不錯,又是外交官太太,也跟丈夫做過外交事務。
於是,她就毛遂自薦,找在聯合國任職的老朋友,求得了聯合國外交禮儀的工作。從此,她成為了聯合國禮賓司初創時期的五位成員之一,自己也成為聯合國史上第一位華人外交官,這也令所有華人都感到自豪與意氣飛揚。
嚴幼韻單親媽媽的生活
就這樣,昔日的富家全職太太與復旦大學「84」校花千金小姐,就過起了單親媽媽一人養三個孩子的生活。
一開始,嚴幼韻一改過去闊太太的風格,沒有傭人服侍自己,每天都要自己起床做飯,然後自己打理房間照顧孩子。雖然生活困難,但想著死去的丈夫,覺得為了孩子一切都應該承受,於是又堅強面對生活。
嚴幼韻在聯合國的工作也是非常繁忙。尤其是每一年聯合國大會,也是一年工作的高潮,都要接待聯合國大會的各國代表,這一切都需要嚴幼韻這個禮賓司來招待與安撫代表們的不滿情緒。有時忙不過來,嚴幼韻也將自己女兒楊雪蘭來幫忙,做一些招待禮儀等基礎性的打雜工作。
嚴幼韻的招待工作做得非常好,以至於她退休之後,一些工作上問題,聯合國的工作人員也要諮詢她。這樣,嚴幼韻一邊在美國工作,一邊擴大自己的交際圈,一邊也要照料三個年幼的女兒,日子過得辛苦、充裕又很快樂。
四十多歲的嚴幼韻雖然到了中年。如同一位中年大媽,身材也不是很勻稱,變為肥胖,增加了許多皺紋,失去了昔日復旦校花女神的風采。但是,由於她擅長保養,舉手投資也有一種高貴優雅的氣質,這也使得名震天下的外交官顧維鈞愛慕著她。再加上顧維鈞與嚴幼韻都在聯合國從事外交工作,自然有許多外交工作語言,自然聊得來。
日子久了,著名外交官顧維鈞與嚴幼韻也就暗生情愫,他們愛情沒有轟轟烈烈,卻是情意綿長。於是,在嚴幼韻44歲那一年,與71歲的外交官顧維鈞在墨西哥結為夫妻。
嚴幼韻也就這樣迎來了她的第二份愛情,經過喪父之痛的她自然珍惜來之不易的感情,在生活中她生活十分有規律,把家庭打理得井井有條。同時,她悉心照顧丈夫的飲食起居,幫助丈夫完成了回憶錄的口述創作,甚至出資修建記錄丈夫生平的陳列室。顧維鈞對嚴幼韻母女四人也是照顧有加,與嚴幼韻相處非常快樂。
這樣,嚴幼韻與顧維鈞舉案齊眉、恩恩愛愛的夫妻生活,一共維持了26年,兩個人活得都很長壽。在1985年,顧維鈞98歲的那一年因病離世時候,他對身邊的人說「這一切都要感謝嚴幼韻,如果不是她,我活不到現在,」所以,有人就認為,民國歷史著名外交官顧維鈞,與前三任妻子是吃女人的軟飯,與最後一任妻子嚴幼韻結婚才是真愛。
晚年嚴幼韻遭遇不幸依然樂觀
當第二任丈夫顧維鈞離世之後,嚴幼韻也就開始步入真正的晚年生活。她還沒從喪服之痛的陰影中恢復過來,她正值盛年的小女兒卻患疾病,英年早世。
一個女人最大的痛苦,就是失去愛自己的丈夫與失去養育長大的孩子,如果換在普通人的身上很難承受打擊。但是,嚴幼韻卻咬緊牙關默默承受了人生這一切打擊。
晚年時候的嚴幼韻飽經戰亂痛苦,以及喪夫與失去孩子的痛苦,但是卻不糾結這些痛苦,更不為過往瑣事糾結沒必要煩惱,每天她都保持健康樂觀上進性格。她依然喜歡吃肉和蛋糕,廚藝相當了得,喜歡做美食招待朋友。
她經常也喜歡參加上層華人社會的盛會,在98歲生日的時候,她還喜歡穿上高跟鞋和家庭醫生跳舞。不顧年邁身體依然喜歡邀好友去逛街,在逛街之前都喜歡精心打扮,噴上香水,保持心態的年輕。
在2003年,嚴幼韻被查出大腸癌,這是她英年早逝小女兒患的疾病,家人親戚都為她非常擔心,嚴幼韻卻是心態平和,笑道富貴在天,一切由命。
幸好經過手術,嚴幼韻很快就治癒了。病好沒多久,嚴幼韻就化了妝,攏好頭髮,穿上了旗袍,高跟鞋,噴上香水,又去逛街與跳舞了。在大病之後心態如此快樂,可謂非常超脫。
嚴幼韻在一百歲大壽生日感言
在2005年嚴幼韻一百歲時候,已經是五世之家的老祖母,卻依然喜歡年輕人乾的看書讀報、熱愛跳舞、打麻將、美食烹飪。
當時,嚴幼韻的子女為她在洛克菲勒中心頂層的彩虹大廳舉行百年大壽宴會。當時,嚴幼韻應嘉賓們的要求,發表一次演講,演講內容就是分享自己長壽秘訣,那就是八個字:
「樂觀,不糾結於過往」
看來,嚴幼韻也指出了快樂的心態是影響長壽的關鍵因素。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嚴幼韻雖然是含著金鑰匙出身的富家大小姐,人生卻是飽經不幸:中年喪夫,正值戰亂,晚年喪子。
但是,面對人生不如意,嚴幼韻卻能一人抗過來。憑藉自己力量成為聯合國首批華人雇員,事業成績斐然,還培養出了三位優秀的女兒,這一種樂觀處世的人生態度也是非常值得學習與稱讚。
嚴幼韻的人生智慧
為此,嚴幼韻在109歲時候出版了自傳,文字都是洋溢對人生愉快與幸福的回憶。在書的扉頁,嚴幼韻親自寫下這樣的一句話:「每天都是好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