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不再隱藏自己的才華,開始在政壇上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他幫曹丕處理政務,出謀劃策,對曹魏的穩定和發展起了很大作用。
在和諸葛亮的對峙中,司馬懿充分發揮了他的軍事才能和權謀手段。
03
交手
他深知蜀漢國力弱小,糧草運輸困難,因此他採取了堅壁清野、以逸待勞的戰術,成功地抵禦了諸葛亮的北伐。
司馬懿不僅軍事上很成功,政治上也很有手腕。
他知道怎麼玩轉權力遊戲,怎麼平衡各路人馬,怎麼穩住自己的位置。
在高平陵之變中,他果斷出手,一舉奪取了曹魏的政權,從此司馬氏開始掌控曹魏,為日後建立晉朝奠定了基礎。
司馬懿的成功並非偶然,他很懂權力的遊戲,知道怎麼判斷形勢,還擅長利用人的弱點。
他的一生就是一部權謀教科書,他用實際行動證明了「成王敗寇」的道理。
空城計的故事,大家都耳熟能詳,常被看作是諸葛亮聰明才智的標誌,不過正史里並沒有提到過空城計這回事。
即使空城計真的存在,司馬懿的撤退也未必是因為中了諸葛亮的計謀。
他可能是出於謹慎,也可能是有其他更深層次的想法,司馬懿心裡明白,諸葛亮在他眼裡也不全是壞事。
諸葛亮是蜀漢的頂樑柱,也是曹魏最大的敵人,只要諸葛亮還在,司馬懿就能借著「抗蜀」的名義,牢牢掌握兵權,穩固自己的地位。
如果諸葛亮不在了,司馬懿很可能會失去這個「擋箭牌」,甚至成為下一個被清除的目標。
在和諸葛亮的對抗中,司馬懿總是能保持一種微妙的平衡。
他既要表現出自己的軍事才能,又要避免過分打擊蜀漢,以免引起曹魏朝廷的猜忌。
司馬懿的觀察力也令人嘆為觀止,他能從細節中看出別人的心理,提前判斷形勢。
在諸葛亮最後一次北伐時,他從使者口中得知諸葛亮每天只吃三四升米,並且連打軍棍這種小事都要親自過問。
司馬懿一下就看出來諸葛亮身體不行了,估計沒多少日子了。
這種對細節的敏銳觀察,展現了司馬懿出色的洞察力和分析能力。
在用人方面,司馬懿也展現出了與諸葛亮截然不同的風格,諸葛亮事必躬親凡事都要自己處理,最終累垮了自己。
司馬懿擅長授權,讓有能力的人發揮自己的長處,他提拔鄧艾、鍾會等年輕將領,讓他們在實戰中積累經驗,成長為獨當一面的將才。
這種用人策略,為曹魏後期的人才輩出奠定了基礎。
04
結語
諸葛亮和司馬懿代表了兩種不同的人生選擇,前者選擇了忠誠,奉獻,為了理想而奮鬥,他的一生光明磊落,鞠躬盡瘁,贏得了後世無數人的敬仰。
不過他的過度勞累,最終導致了他的英年早逝,也使蜀漢失去了最重要的支柱。
後者則選擇了權謀,選擇了隱忍,選擇了為家族的利益而奮鬥,他一生都在精心謀劃和權衡,最終掌管了曹魏的大權,讓家族走向了鼎盛。
只是他的這些權謀手段也引起了很大爭議,有些人甚至把他看作是叛逆之人。
所以也不能單純說誰強誰弱,一切還是要看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