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賀寫下「天若有情天亦老」,整個盛唐無人對上,宋朝才對出下句

2024-11-10     花峰婉     反饋
2/4
那年春日,韓愈途經昌谷,聽聞此處有位神童,便攜硯臨訪。初見之時,韓愈隨口問道:"可知詩之道?"年幼的李賀不假思索,信手拈來一首絕句,詩中意境深遠,用典精妙,將韓愈震驚得目瞪口呆。

這首童稚之作,不僅展現了李賀過人的天賦,更讓韓愈看到了其深厚的文學功底。韓愈回到長安後四處稱讚這個神童,將其比作李白、杜甫少年時期,引得眾多文人雅士紛紛慕名而來。

十歲時的李賀更顯特立獨行,每天清晨便騎著瘦驢出門,腰間繫著一個精巧的竹簍,遇到山水美景、市井百態便即興作詩,將詩稿隨手投入簍中。

他常常遊蕩到日暮時分才歸家,竹簍中總是裝滿了詩稿。這種勤奮創作的精神和獨特的習慣,讓人們驚嘆於他對詩歌的痴迷與執著。

科舉路上的阻礙

十八歲那年,李賀已是文名鵲起,詩作廣為流傳。他躊躇滿志準備參加科舉,夢想著能夠通過科考入仕,重振家族聲威。

然而命運弄人,就在他埋頭苦讀、準備考試之際,父親突發重病,沒過多久便撒手人寰。這個打擊對年輕的李賀來說無異于晴天霹靂,不僅失去了精神支柱,還要按古制守孝三年。

在這三年里,李賀將悲痛化作詩情,創作了大量哀悼父親的作品,字字泣血,感人至深。守孝期滿後,有韓愈這位當朝名士提攜,李賀原本可以一展宏圖。

不料卻有人因嫉妒他的才華,挖空心思要將其打壓。這些人翻遍典籍,終於找到了一個荒唐的理由:李賀父親名字中的"晉"字與"進士"同音,若讓其參加進士科考,有違古制避諱之規。

這種無理取鬧的阻撓,連以正直著稱的韓愈都感到不可思議。他多方奔走,試圖為李賀申辯,卻終究敵不過當時僵化的科舉制度和那些心懷叵測之人的算計。

就這樣,李賀含恨被擋在科舉之門外,平生抱負化作泡影。

詩鬼李賀的悲涼人生

雖未能走上科舉之路,但韓愈始終惦記著這位天才門生。他多方奔走,終於在李德裕的幫助下,為李賀謀得了禮部侍郎的職位。

初入仕途的李賀滿懷抱負,期待能夠施展才華,報效朝廷。然而,京城的官場遠比他想像的要複雜。

他親眼目睹了朝廷內部的結黨營私、勾心鬥角,看到了表面光鮮背後的爾虞我詐。這些現實與他心中的理想形成了強烈反差,讓他倍感失望。更雪上加霜的是,他的身體狀況每況愈下,常年的操勞和憂思讓他飽受病痛折磨。

他眼看著昔日繁華的大唐江山日漸衰落,宦官專權,藩鎮割據,朝廷威信掃地。這般亂象讓他痛心疾首,卻又無力改變。

在從長安返回洛陽途中,他寫下了傳世名作《金銅仙人辭漢歌》,借漢代銅像抒發對時局的感慨。

詩中"天若有情天亦老"一句,既道出了他對亂世的悲憫,也暗含了對生命短暫的感傷,字字沉痛,令人心碎。

這首詩不僅成為了他個人創作的巔峰,更成為了那個衰落時代的絕響。

才子懸賞求對聯

時光飛逝,轉眼來到了宋朝。這個崇文重教的時代里,文人風骨依然為人推崇。豪放不羈的詩人石延年就對李賀的這句"天若有情天亦老"情有獨鍾。

這句詩既包含了對蒼天的擬人化想像,又蘊含著深邃的人生哲理,可謂意境高遠。一個秋日,石延年與友人飲酒賞月,酒至半酣,詩興大發。

他站起身來,揮毫潑墨,在潔白的庭院牆上寫下這句詩,並當場宣布:誰能對出相匹配的下聯,就賞賜千金。

這個豪邁的舉動立刻在京城文人圈裡引起轟動。消息傳開後,各路才子紛紛登門應對。有的主打工整對仗,有的講究意境深遠,還有的標新立異,試圖別出心裁。

而這些應對之作,要麼對仗不工,要麼意境膚淺,要麼格調不夠,都未能入得了石延年的法眼。眼看著一個個文人鎩羽而歸,這個懸賞在文壇掀起的波瀾越發洶湧。

千金換來絕對佳句

在眾多文人折戟沉沙之際,素有才名的宋祁聽聞此事,決定一試身手。這位與兄長宋庠並稱"三學士"的大家,向來以才思敏捷著稱。

他來到石延年府上,仔細品味上聯的精妙之處:既有天地情感的慨嘆,又蘊含歲月無情的感傷,意境之廣大,令人嘆服。
奚芝厚 • 156K次觀看
舒黛葉 • 30K次觀看
奚芝厚 • 5K次觀看
舒黛葉 • 8K次觀看
福寶寶 • 46K次觀看
奚芝厚 • 4K次觀看
舒黛葉 • 15K次觀看
喬峰傳 • 4K次觀看
舒黛葉 • 3K次觀看
舒黛葉 • 7K次觀看
舒黛葉 • 34K次觀看
舒黛葉 • 13K次觀看
奚芝厚 • 2K次觀看
舒黛葉 • 7K次觀看
花峰婉 • 2K次觀看
呂純弘 • 17K次觀看
舒黛葉 • 8K次觀看
奚芝厚 • 2K次觀看
呂純弘 • 5K次觀看
舒黛葉 • 2K次觀看
舒黛葉 • 2K次觀看
舒黛葉 • 13K次觀看
舒黛葉 • 13K次觀看
舒黛葉 • 23K次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