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家庭變好的底層邏輯:反消耗

2024-07-16     包瑗艷     反饋
2/3
3

心理學家傑克遜,將家庭相處模式分為兩種:「消耗型」和「滋養型」。

「消耗型」的家庭,家人之間總是相互指責、埋怨,給親情造成無法彌合的裂縫。

而「滋養型」的家庭,永遠是理解多於苛責。

凡事不責難,多給彼此一點包容與關心,家庭才能真正成為遮風擋雨的港口。

豆瓣博主曉倩分享過自己的故事。

一天天氣陰沉,曉倩在出門前,接到丈夫打來的電話,提醒她關好門窗。

曉倩滿口答應,可她著急出門,臨走前還是忘記了關窗。

就在她出門不久,就下起了大雨,雨水穿過窗戶淋進了家裡。

兩人回到家,發現很多家具都浸泡在雨水裡,就連丈夫放在窗邊的電腦也被淋得濕透。

她原本擔心丈夫會因此大發脾氣。

沒想到丈夫不僅沒責怪她,反而安慰說:「沒關係,剛好電腦也舊了,重新換一台。」

就這樣,一場可能的風波就消弭於無形。

兩人平時相處,總是這樣相互包容、理解,結婚多年,幾乎從未有什麼大的爭吵。

作家德賽萊說,沒有容忍和體貼,家庭還成什麼家庭呢?

生活在同一個屋檐下,難免會有磕磕絆絆,小至日常的衝突,大至觀念的碰撞。

如果我們總站在道德制高點去點評,去指責,家人間的關係只會變得更糟糕。

但只要肯為對方想一想,再大的矛盾,也能如冰雪消融。

在家庭當中,親人比道理重要,包容比責難重要。

多一點體諒與寬宥,家人之間才能少一點消耗,彼此齊心協力地將日子過好。
溫澤峰 • 517K次觀看
溫澤峰 • 10K次觀看
徐程瀅 • 15K次觀看
徐程瀅 • 42K次觀看
徐程瀅 • 17K次觀看
徐程瀅 • 23K次觀看
溫澤峰 • 11K次觀看
溫澤峰 • 13K次觀看
溫澤峰 • 10K次觀看
溫澤峰 • 12K次觀看
溫澤峰 • 9K次觀看
徐程瀅 • 7K次觀看
徐程瀅 • 14K次觀看
徐程瀅 • 8K次觀看
徐程瀅 • 30K次觀看
喬峰傳 • 20K次觀看
呂純弘 • 21K次觀看
溫澤峰 • 18K次觀看
溫澤峰 • 6K次觀看
溫澤峰 • 8K次觀看
溫澤峰 • 8K次觀看
溫澤峰 • 11K次觀看
溫澤峰 • 18K次觀看
尚娥媛 • 37K次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