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名妓陳圓圓,一笑傾國、再笑亡國,床上躺著三個王朝的殘骸

2024-06-08     花峰婉     反饋
2/3
但是成為了左都督的田弘遇似乎並沒有因為女兒成為貴妃而安心,反而還想投機取巧,把自己花費了重金買回來的名伎陳圓圓通過女兒田貴妃的幫助,送給明帝崇禎,企圖討取明帝崇禎更多的喜愛。

因此,陳圓圓在田貴妃和田弘遇的「幫助」下,來到了明帝崇禎的身邊。

但是明帝崇禎看著眼前的陳圓圓,卻搖了搖頭。

在美人與江山面前,明帝崇禎顯然更愛江山的,再加上有前唐帝李隆基沉迷於美色而誤國誤民之鑑,明帝崇禎不敢拿自己來之不易的江山來做賭資,像陳圓圓這種不穩定的因素,他必須堅持已見,不要步前人的後塵,成為一個遺臭萬年的亡國之君。

或許是陳圓圓的命運早就與大明的江山綁在了一起,即使明帝崇禎很有「自知之明」地把陳圓圓送回了田府,但是卻無法擺脫江山傾覆的命運。

然而明帝崇禎雖然沒有馬上對田弘遇發難,但是他身為國丈,此番「送陳圓圓」的行為,顯然手伸得太長,太過分了。

因此,沒有得到明帝崇禎「賞識」的陳圓圓,只好跟隨田弘遇回到田府。

回到田府的陳圓圓雖然還是過著錦衣玉食的生活,並且在歌舞宴飲的陶染之中,反而技藝更加精進,聲名也慢慢地響遍全國,但是陳圓圓作為一名伶人,即使她的名聲再響亮,她依然是男人用來籠絡男人的工具而已。

因此,尤其是陳圓圓回到田府不久以後,就傳了田貴妃的死訊,田弘遇白髮人送黑髮人,其中的悲痛之情不言而喻。

再加上隨著田貴妃的死,田弘遇不再是國丈,地位一落千丈,還沒了靠山,這對於野心勃勃的田弘遇來說,大概是比死還要難受得多的。

看著田弘遇天天無精打采,又茶飯不思的樣子,田弘遇的管家再次把主意打到了陳圓圓的身上,企圖通過陳圓圓的美色來籠絡住其他有權勢的人。

正所謂無巧不成書,管家提議用陳圓圓來籠絡的人正是她心底看中的人——吳三桂。

為了得到吳三桂的青睞與支持,田弘遇很快就借宴會之由把他請到了府中作客。

很快田府就升起了笙歌曼舞,除了田弘遇為了助興而專門找來的京城有名的歌姬,還有陳圓圓。

吳三桂本就是個好美色的,在一眾濃妝艷抹下,陳圓圓就像是一朵出於污泥而不染的蓮花一樣,深深地吸引住了吳三桂。

而陳圓圓也如願來到了吳三桂的身邊。

吳三桂雖然很想專寵陳圓圓,但是亂世不等人,眼看前方戰事吃緊,他不得不抽身離開陳圓圓,並且回到了前線山海關,留下陳圓圓在京城。

本來陳圓圓身為一介女子,平時都是一門不出,二門不邁,守著自己的一畝三分地過日子,從不僭越的。

但是,陳圓圓的人生仿佛總是事與願違,就算陳圓圓安分守己地待在自己的閨房當中,依然是天降橫禍。

李自成軍攻入了北京,逼得明帝崇禎弔死在煤山。

為了打壓吳三桂,李自成的手下悍將劉宗敏來到了吳家,不僅把吳三桂的父親抓來拷打,還把吳家查抄了一番,然後直接帶走了陳圓圓。

後來陳圓圓成為了李自成的女人,不僅在戰事上與吳三桂是敵對的關係,在感情上也成為了吳三桂的情敵。

而陳圓圓作為這段天王級三角戀的主角,不管她真心喜愛的是吳三桂,還是李自成,後人對她的評價也只會是貶義居多,甚至還有人認為是陳圓圓的原因而導致明朝的覆滅。

宛如浮萍的陳圓圓,只是一心想為自己找到可以落地生根的歸宿

作為一名生在亂世中的女子,陳圓圓其實比起「加害者」,更像是「受害者」。

或許一開始陳圓圓是為了保護名節而不願伺候明帝崇禎,那麼後來與吳三桂的「兩情相悅」大概就是為了讓自己有一個好的歸宿而已。

只不過,美麗的東西總是會容易引起別人的妒忌,陳圓圓作為一位名氣響譽全國的伶人,她的美貌自然是不容置喙的。

而吳三桂作為一個手裡握有實際兵權的大將,他的權勢本就滔天,想要投懷送抱的美人數之不盡。

這對於一向好美色的吳三桂來說,陳圓圓沒有了美色的加持,自然就沒了能讓吳三桂寵愛的資本。

果然,在看到吳三桂接二連三地納進府中來的美女,陳圓圓更加清楚自己的立場,吳家顯然已經不再是她的歸宿了。

陳圓圓好像看破紅塵了一樣,沒有對吳三桂的冷落表現出任何不滿,反而藉由住進了佛庵,念佛養心。

然而眾人所不知的是,原來這只是陳圓圓為了自保而做出的「委屈求全。」

尤其是吳三桂作為明王朝、李自成、滿清三方都極力爭取的關鍵,他的去從,本就對當時的政治局勢有著重大的影響。

其實,在李自成攻占北京和明帝崇禎自殺的消息傳出來以後,李自成曾經派人傳信給吳三桂,勸他投降。

吳三桂雖然是明帝崇禎的寵將,但是他卻十分利已,懂得進取和適當的退縮示弱來保全自己的實力。

因此,當時不在北京的吳三桂知道自己的老父親和愛妾陳圓圓還在北京,便打算認真地衡量投降的利弊,也就沒有貿然出兵北京了。

但是吳三桂沒有想到的是,李自成的手下領劉宗敏居然會擅自帶人把他的家給抄了,不僅抓走了老父親,還把陳圓圓也霸占了。

吳三桂雖然可能不是個愛國的忠烈將領,但他絕對不是個被人欺負到頭頂上了,還不敢反抗的縮頭烏龜。

因此,吳三桂馬上就沒有了向李自成投降的心思,先帶兵馳回山海關,一邊加緊備戰李自成,一邊向滿清人投誠,然後藉助清兵的力量一起來對付李自成。

面對吳三桂的主動投誠,滿清人自然是舉手歡迎的。

因為早在李自成勸降吳三桂之前,也就是明清松錦之戰時,滿清人就想招降吳三桂了,但是當時吳三桂認為滿清雖然占據了東北和蒙古一帶,但是面對還占據著中國大部分領土的明朝,滿清人顯然還是不足為懼的。

再加上吳三桂手下有兵,比起降清,他更寧願擁兵自重。

如果李自成沒有霸占了陳圓圓,把吳三桂徹底激怒了,吳三桂是不會這麼輕易就向滿清人投降的。

吳三桂得到清兵的支持,不久就把李自成趕出了北京,而吳三桂作為滿清第一走狗,在李自成軍退到九江以後,吳三桂主動獻出山海關,讓清兵輕而易舉地入駐北京。

因為吳三桂的投誠,入駐北京以後的滿清人繼續在吳三桂的幫助下占領明朝剩下的其他中國領土。

所以在滿清人成立清朝以後,吳三桂作為一大功臣,他的地位、聲勢遠遠超過了其他投降清人的明朝降官。

但是吳三桂其實只是表面上受寵,作為明末寵將,還是一名漢人,吳三桂其實時時刻刻都被清人戒備著。

尤其是在降清的明朝將領當中,吳三桂是最有實力,因此為了牽制吳三桂的實力,讓他不會功蓋過主,清朝成立以後,吳三桂很快就被調出關外駐防錦州。

而滿清人雖然入駐北京,坐上了龍椅,但是中國領土上大部分都是漢人,他們又怎麼會輕易受控於滿清人的控制呢?

因此,在順治五年(1648年),全國各地抗清運動風起雲湧。

當初,清廷兵力不夠,所以吳三桂這般的明朝降將自然不是廢棋。

雖然吳三桂在出征漢中的過程中,大肆屠殺抗清義軍,企圖以軍功取得清人的信任,但是

作為前朝的漢人將領,除非他能夠成功篡位奪權,成為那萬人之上的存在,不然,無論他怎麼表忠心,滿清人的天下里永遠不會有他的一席之地,而他也無法擺脫「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下場。

作為吳三桂的妻妾,在吳三桂死後,她們大多逃不開殯葬的下場。

而陳圓圓卻十分聰明,為了自保,她果斷地選擇了退出,早早地避開了政權的爭奪,成為了佛門中人,不僅可以耳根清凈,還能保全性命。

只不過,陳圓圓雖然有心想要遠離繁囂,但是從她與三位帝王將領之間產生了交集的那一刻開始,她的命運早就不再簡單。

而陳圓圓縱使有心借佛凈心,但是她身為吳三桂的女人,註定了無法回到清凈的生活當中。

因此,在吳三桂戰敗死了以後,清王朝很快就下旨要滅吳三桂九族,陳圓圓很快就反應過來,帶著吳氏家眷和子孫潛逃。

幸好有軍師馬寶的掩護,陳圓圓等吳氏家眷和子孫來到了溯水沿支流龍鰲河而上的思州龍鰲里鰲山寺隱避下來。

而陳圓圓這般千辛萬苦地脫險,甚至還不惜削髮為尼,其實也只不過是想為了讓自己和後人爭得一個歸宿之地而已。
呂純弘 • 129K次觀看
呂純弘 • 11K次觀看
呂純弘 • 19K次觀看
花峰婉 • 17K次觀看
呂純弘 • 10K次觀看
花峰婉 • 6K次觀看
呂純弘 • 9K次觀看
奚芝厚 • 9K次觀看
呂純弘 • 7K次觀看
呂純弘 • 23K次觀看
呂純弘 • 6K次觀看
呂純弘 • 6K次觀看
滿素荷 • 4K次觀看
喬峰傳 • 34K次觀看
呂純弘 • 8K次觀看
呂純弘 • 5K次觀看
呂純弘 • 8K次觀看
呂純弘 • 5K次觀看
呂純弘 • 23K次觀看
呂純弘 • 4K次觀看
呂純弘 • 49K次觀看
幸山輪 • 22K次觀看
呂純弘 • 3K次觀看
呂純弘 • 4K次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