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人去看病,老中醫把完脈後一臉喜色:我把10歲女兒嫁你
在民國時期的上海灘,曾流行過一句名言,「得病要不死,去找張聾子」。這個張聾子,便是張雲驤,別看他是個聾子,卻是中醫名門世家出身,醫術很是高明。
但這張雲驤有一個毛病,就是特別信命。這天,來了一個12歲的小男孩,張雲驤打眼一看上手一摸,立刻眼睛一亮:天庭飽滿吃虎飯,地閣方圓掌大權,此子必做高官!
張雲驤只有一個10歲的獨生女兒,他決定撮合這一門婚事,將來享女婿的福。結果如何呢?
散盡家財助女婿
張雲驤相中的這個男孩,名叫顧維鈞,傳說他還是一位福星。
1888年,顧維鈞出生於上海,他家祖上,原是江蘇嘉定的首富。但後來,太平天國運動興起,在戰亂之中,他家的產業被毀壞,爺爺也死於戰亂之中,他們家因此家道中落一蹶不振。
家裡沒有老本吃了,顧維鈞的父親顧溶又長期失業,因此家裡很是窮困潦倒了一段時間。但顧維鈞出生的時候,他的父親就被招商局給招走了,有了高薪穩定工作,因此家裡人都說,他就是顧家的福星。
顧溶一邊做官一邊經商,顧家的家境因此又富裕起來,顧維鈞也和兄長們一起,開始進入私塾讀書。1899年,顧維鈞又入讀了上海英華書院,結果第二年就因為患了瘧疾,怎麼都治不好,一下子輟學幾個月。
青年顧維鈞
瘧疾是一種由瘧原蟲感染引起的寄生蟲病,在今天都不好治療,更不要說缺醫少藥的民國時期了,在當時這是奪走了很多人生命的傳染病。
眼看顧維鈞的病怎麼都不見好,而且男孩子讀書要緊,顧家人急得團團轉,最後便請了張雲驤來診治。誰知這張雲驤一見顧維鈞,便想收了他做女婿。
晚上回到家,張雲驤便和妻子商議此事,妻子認為孩子還小,一般都要十三四歲才定親的,不應該這麼早,因為年紀小變數太大。而且顧維鈞是個讀書人,自古以來,讀書人就是風花雪月四處留情,最容易做負心漢了。
但妻子的勸告,張雲驤根本就聽不進去,他還振振有詞地說:「萬事不由人計較,一生都是命安排!你婦道人家懂什麼?這孩子的命數在那放著呢,他將來必有大出息,若沒有一雙慧眼識人,那呂太公怎麼會把閨女嫁給劉邦?」
張雲驤打定了主意,妻子拗不過他,女兒張潤娥又是才10歲的孩子,自然一切由他做主。
心裡有了計較,張雲驤給顧維鈞診病自然格外賣力氣,他的醫術也真的是名不虛傳,顧維鈞的病情很快就有了好轉。
兒子病情好轉,一家人自然對張雲驤千恩萬謝,張雲驤也是趁熱打鐵,將顧維鈞一頓夸,並萌生出想要結親之意。
對此,顧家人也是一百個願意。因為顧家雖然是富裕的官商,但實力比張家還要差些。張雲驤是著名中醫,又開著醫館藥店,家裡非常有錢,而且他只有一個獨生女。但顧維鈞的兄弟卻有3個,還有姐姐妹妹,這樣財富稀釋下來,他其實比張潤娥要窮多了。
還有一個重點就是,張雲驤與上海道尹(市長)袁觀瀾是姨表兄弟,這個人脈資源也是非常強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