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封信,大抵將兩人離婚後的具體境況描摹出來了:孫中山每月或半月寄家費,並互相詢問身體情況。
更加值得一提的是,與孫中山離婚,恰是盧慕貞真正開始追隨孫中山腳步的開始。此後餘生里,她竟一直努力如丈夫和長兄那般,憑一己之力去「幫人、助人」。
根據史料記載,盧慕貞曾支持家鄉辦學,她也曾傾盡全力接濟窮親。偶遇到有才學之士,她還會將他們舉薦到丈夫那裡謀事。
1924年初,孫中山在廣州創建黃埔軍校。盧慕貞聞訊,即把自己養女的丈夫送去,隨後又動員和支持村中10多位青年投奔黃埔軍校……
1925年,孫、盧離婚十年後,孫中山在北京逝世,身在澳門的盧慕貞聽到消息後悲痛萬分。她請人代表自己,發表了悼念孫中山的文章,文章里,她稱孫中山為「偉大的精神、偉大的人格」。
孫中山死後,她特別叮囑兒子孫科:一定要尊重繼母。宋慶齡和孫科之間一直關係和睦,這背後,自然有盧慕貞的功勞。
抗戰爆發後,已回到老家的盧慕貞親自參加了抗日救國群眾大會,會上,她還發表了慷慨激昂的演說以鼓舞士氣。
1941年,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抗日游擊隊在五桂山開闢了抗日根據地,曾多次派人到澳門開展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工作,盧慕貞每次都給予了積極的支持。
盧慕貞還和孫中山姐姐孫妙茜一起,幫助抗日游擊隊在澳門購買槍枝彈藥、藥品和醫療器械,為將傷員送到澳門治療提供方便……
到此時,這個曾直言自己「幫不上忙」的女子,真真切切地為國家、人民做了實事了。
1947年8月,孫科返回澳門,將盧慕貞接回翠亨村,並為她舉行了為期十天的八十壽辰慶典活動,盛況空前。能在老家,辦這樣一場壽宴,無疑讓她欣慰不已。這樣的老年,當真也曾讓無數人羨慕。
因為她一生對人慈愛友善,她雖早已與孫中山離婚,可人們還是會尊稱她為「孫太夫人」或「盧太夫人」。
1952年9月7日,盧慕貞在澳門病逝,享年86歲。離世時,她沒有叫喚任何人的名字,只是,閉眼時,有一滴淚,從她的眼角滑落……
回頭看,盧慕貞和孫中山羈絆的一生,大約可以用《先生再見》里的歌詞概括:
「故事越長,越讓人懷念,良辰美景奈何天……我的名字,是命運牽錯了線,姻緣太短,聚散如雲煙。山長水遠,先生再見!」
一句「先生再見」,是決絕,更是成全。如盧慕貞對孫中山這般的大愛,註定將是傳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