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全:8年皇子,42年皇兄,康熙唯一的親哥哥,靠大智慧善終

2024-04-30     花峰婉     反饋
1/3
福全:8年皇子,42年皇兄,康熙唯一的親哥哥,靠大智慧善終

楔子:

清朝順治十八年正月,順治帝身患天花,病體沉重。德國傳教士湯若望在他的回憶錄中寫道,順治帝在臨終前曾詢問他關於傳位的事情,湯若望委婉地告訴順治:「天花這種病,每個人一生只會患一次,而玄燁正好患過天花。」

順治帝的長子早夭,膝下仍有6個兒子,其中次子福全8歲,三子玄燁7歲。順治帝本有意傳位給福全,可當時宮中天花肆虐,而玄燁曾患過天花,相對比較「安全」,因此他決定越過年長的福全,直接選擇玄燁為繼承人。

後世所謂的康熙帝玄燁8歲登基,指的是虛歲,當時玄燁年僅7歲。而真正8歲的福全,最終和皇位失之交臂。

福全在康熙朝生活了43年,善終。作為曾經和皇位擦肩而過之人,他的人生註定會有一些波瀾。本文,筆者將結合史料,為大家講述康熙登基後唯一的哥哥福全,希望通過他的故事,讓大家了解一段不一樣的歷史。

一、世祖遺血脈,玄燁始登基

關於順治帝的結局,坊間傳聞較多,有說他是出家了,有說他被鄭成功的大炮轟死了。但根據《清史稿·世祖本紀》記載:

十八年春正月壬子,上不豫。丙辰,大漸。赦死罪以下。丁巳,崩於養心殿,年二十四。

如果按照正史的說法,順治帝是死在皇宮之中。而根據為順治帝寫傳位詔書的翰林院掌院學士王熙的記載,順治帝是死於「痘症」,即當時比較流行的天花。

順治帝福臨6歲登基,24歲去世,在位18年。他一生有8個兒子,在順治朝夭折了2個。而在康熙朝,又有3個兒子死於20歲之前。所以,順治帝真正為國出力的兒子,包括玄燁在內,也就三個。即次子福全、三子玄燁、五子常寧。

不過,順治時期,給皇子們取名的時候還沒有學習漢族「字輩」傳統,所以,福臨和福全雖然只差一個字,但二人卻是父子關係。

根據《清史稿·卷二百十九·福全傳》記載:

裕憲親王福全,世祖第二子。

愛新覺羅·福全,順治帝福臨的次子,因為他曾被康熙帝封為裕親王,死後諡號「憲」,因此後人稱之為裕憲親王。

福全生於順治十年七月,比康熙玄燁大8個月。福全出生的時候,順治帝的長子愛新覺羅·牛鈕已經夭折,所以,福全長期擔任順治帝「長子」的角色。

福全的生母是順治帝的庶妃董鄂氏,注意,這個董鄂氏可不是順治的寵妃董鄂妃。前者出身於滿洲正紅旗,是清朝「開國五大臣」何和禮的曾孫女。而後者是滿洲正白旗,大臣鄂碩之女。二人只是同姓,並非同族。

福全出生那年,順治帝才16歲,他剛剛親政兩年,正是「大展宏圖」的時候。因此,順治帝對福全這個「長子」也比較重視。福全4歲時啟蒙,5歲被要求學習漢文。當時,開國大學士范文程之子范承謨考中進士,在翰林院任庶吉士。順治帝請范承謨每日入宮教導福全和玄燁。

有一次,順治帝問福全和玄燁,長大後有什麼志,。玄燁回答的是:「待長而效法皇父,黽勉盡力。」意思是,長大後要效仿自己的父皇,鞠躬盡瘁。根據《清史稿·福全傳》記載,福全的回答則和玄燁不同:

幼時,世祖問志,對:「原為賢王。」世祖異之。

福全說:長大後願意當一個賢明的王爺。順治帝因此很驚訝。

順治帝在位期間,最看重的兒子其實不是福全或玄燁,而是董鄂妃所生的皇四子。不過,這位皇四子僅活了3個月就夭折了,在正史上甚至沒有記載他的名字。順治帝非常悲傷,不惜違背祖制,追封此子為榮親王。

此後,順治帝寄希望於董鄂妃能再生皇子,可惜董鄂妃在喪子後鬱鬱寡歡,再未生育。

順治十六年,順治帝病重,在福全和玄燁之間選誰為繼承人,他非常猶豫。當時福全身為「長子」,相對老成持重,而玄燁則聰慧有靈氣。本文開篇提到,湯若望曾在回憶錄中敘述,他建議順治帝選擇玄燁,因為玄燁此後不會再患天花。順治帝最終採納了這個建議。

筆者此前寫過一篇關於湯若望的長文。湯若望在康熙帝未親政前,曾遭到鰲拜等人的極力殘害,康熙帝親政後,為湯若望平反。所以筆者認為,湯若望在回憶錄中所言,有一定的可信度。

正史上沒有記載順治帝為何要傳位給玄燁。只知道,順治帝臨終前,召見索尼、鰲拜、遏必隆和蘇克薩哈四位大臣,讓他們起誓輔佐玄燁。而後,順治帝駕崩,7歲的皇三子玄燁登基,改元康熙,史稱康熙帝。

康熙登基後,福全從皇帝「長子」,變了新帝的兄長。

二、兄長封親王,手足情乃深

康熙登基時年齡尚幼,福全雖然是順治帝曾經考慮過的繼承人,但他和康熙帝的關係還是很親密的。福全為人至孝,他每天除了正常地學習之外,都要去後宮給長輩問安。福全每次先去給孝莊太皇太后問安,然後給兩位太后(康熙帝的嫡母和生母)問安,最後再去給自己的母妃董鄂氏問安。有時候,福全也會遇到前來給太皇太后或太后問安的康熙帝,二人雖然年齡都不大,但福全對康熙非常恭敬,從不敢走在康熙帝前面。

若干年後,福全去世,康熙帝曾命人畫一幅畫像,畫中,年輕的康熙和福全並肩而坐,非常寧謐與美好。

康熙二年,康熙的生母孝康章皇后去世,福全全力協助康熙帝處理太后喪儀,盡了一個庶子的責任。

不過,康熙登基時,朝堂並不穩定。再加上福全年幼,因此他出場機會非常少。福全在康熙初期的朝堂上只有兩次出場,分別發生在康熙六年和康熙八年,這兩次出場,都和鰲拜有關。
1/3
下一頁
呂純弘 • 130K次觀看
呂純弘 • 11K次觀看
呂純弘 • 19K次觀看
花峰婉 • 17K次觀看
呂純弘 • 10K次觀看
花峰婉 • 6K次觀看
呂純弘 • 9K次觀看
奚芝厚 • 9K次觀看
呂純弘 • 7K次觀看
呂純弘 • 23K次觀看
呂純弘 • 6K次觀看
呂純弘 • 6K次觀看
滿素荷 • 4K次觀看
喬峰傳 • 34K次觀看
呂純弘 • 8K次觀看
呂純弘 • 5K次觀看
呂純弘 • 8K次觀看
呂純弘 • 5K次觀看
呂純弘 • 23K次觀看
呂純弘 • 4K次觀看
呂純弘 • 49K次觀看
幸山輪 • 22K次觀看
呂純弘 • 3K次觀看
呂純弘 • 4K次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