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鞅變法前秦國真的很弱小甚至到亡國邊緣?真實情況是這樣

2024-01-26     花峰婉     反饋
3/7
雍城遺址示意圖

倉廩實而知禮節。春秋時期,禮樂文化在秦國也得到傳承發展。唐朝初年,人們在陝西發現了著名的石鼓文,內容講述秦國國君、貴族的生活,形式與《詩經》相同,基本是四字一韻,詩歌水平達到相當造詣。秦穆公在招待由余時曾稱「以詩書禮樂法度為政」。另據《國語》和《左傳》記載,重耳流亡到秦國時,秦穆公設宴招待,賓主雙方均以《詩經》中篇章唱和應對,顯示秦國君臣對《詩經》的熟悉程度完全不遜於中原貴族。秦國民間雖然保留較多戎狄習俗,但值得一提的是,孔門七十二賢哲中有秦人三人——秦祖、壤駟赤、石作蜀,儒家文化在普通秦民中也有一定程度傳播。

秦穆公死後,秦國社會繼續緩慢向前發展,但繼任的幾代秦君都比較平庸。由於晉國出現幾代霸主明君迅速崛起,所以在秦、晉鬥爭中秦國一直落在下風,河西部分城邑又被晉國占領。尤其是在秦桓公、秦景公時秦國兩次被晉國組織的聯軍打到關中內地,讓秦人十分丟醜,這就是「麻隧之戰」和「遷延之役」。

不過好在秦國體量大,尤其是地理位置非常優越,南、北、西面均沒有什麼敵人,只需集中全力防守東面一個方向即可,所以別國很難給予它重大打擊,更難滅掉它。不久在秦景公後期宋國大夫向戌發起的「向戌弭兵」活動中,秦國雖然排在晉、楚兩霸之後,但與舊霸主齊國平起平坐,成為天下「四大國」之一,可見其實力和國際地位。

《左傳·襄公二十七年》云:

晉、楚、齊、秦,匹也,晉之不能於齊,猶楚之不能於秦也。

再看考古。1976年考古工作者在陝西鳳翔南發現「秦公一號大墓」,即秦景公的墓地。這是一座「中」字形的先秦超級大墓,創下多個記錄:一,大墓長300米、寬42.5米、深度相當於8層樓,比殷墟商王墓葬大40倍,是截至目前(2019年)考古發現的最大的先秦墓葬。二,大墓中的槨室採用古籍中記載的天子規格的「黃腸題湊」形式;三,大墓使用殉人達186人,為自西周以來發現殉人最多的墓葬。兩千多年來,儘管該超級大墓已經被盜掘無數次,但仍出土了金、玉、銅、陶、漆等器具600多件,尤其是其中出土了幾件鐵質農具,證明秦國農業技術是緊隨東方國家的。秦景公時秦國的國力可見一斑。

秦景公兒子秦哀公時,吳國伐楚,郢都淪陷,又是申包胥哭秦庭,求來了秦師相助,再加上吳人內訌,才使楚國得以復國。秦軍能與當時以兇悍著稱的吳軍一較高下,其戰鬥力不言而喻。
喬峰傳 • 81K次觀看
呂純弘 • 5K次觀看
喬峰傳 • 2K次觀看
喬峰傳 • 9K次觀看
奚芝厚 • 2K次觀看
喬峰傳 • 2K次觀看
喬峰傳 • 14K次觀看
喬峰傳 • 1K次觀看
呂純弘 • 6K次觀看
奚芝厚 • 950次觀看
喬峰傳 • 2K次觀看
畢姣宏 • 2K次觀看
喬峰傳 • 2K次觀看
喬峰傳 • 3K次觀看
奚芝厚 • 2K次觀看
喬峰傳 • 530次觀看
喬峰傳 • 2K次觀看
喬峰傳 • 2K次觀看
奚芝厚 • 970次觀看
奚芝厚 • 13K次觀看
喬峰傳 • 680次觀看
喬峰傳 • 3K次觀看
呂純弘 • 2K次觀看
喬峰傳 • 700次觀看